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小組報告:《月亮的小孩》

行銷所 陳建毅602546002
行銷所 林珂聿602546009

一、前言:
    1990年《月亮的小孩》剛剛推出,在電影資料館的首映,現場只有寥寥的三位觀眾;後來經過努力爭取,終於在電視上有了播映的機會,並引起廣大迴響。《月亮的小孩》這部紀錄片是在記錄社會弱勢者「白化症」的故事,透過記錄白化症患者的生活,讓觀賞者了解到他們其實與我們沒有不同,而且在每個出生的嬰兒身上都有可能成為這樣的人。

二、導演觀點:
    這部紀錄片堪稱台灣紀錄片逐漸由電影紀錄片走入電視紀錄片的轉捩點,導演選擇了一個特殊的題材,記錄台灣弱勢「白化症」患者的生活,用一種平等的方式做紀錄,影片中又穿插醫生對「白化症」的解說,一方面紀錄,另外一方面又教育觀眾。
    由影片中醫生的教育到與白化症患者結婚,也是可能生出正常小孩。導演似乎在暗地表明他希望觀賞者,也能用正常角度來看這些不同於一般人的他們。
導演也運用鏡頭、訪談,帶領觀眾以一種朋友的角度去了解整個白化症,透過輕鬆如朋友般的訪談方式,也降低了觀眾與被訪談者之間的隔閡。

三、結構:
    這部紀錄片的結構一開始是緩慢的拉進月亮,片尾則是緩慢的拉離月亮,並皆配上受訪者說的話,手法與前面看過的紀錄片有很大的不同。在內容結構的部分,開頭與結尾皆用吳國煌的故事,從結婚到小孩出生,加深我們的印象。在影片中段則穿插了多位白化症的患者,他們講述自己從小到大受到的遭遇,多半可以看出皆是在一個被排斥的環境下成長。
    而這樣故事軸的安排,除了導演想呈現出不同白化症患者的故事之外,也符合了電視紀錄片的特色,故事前後呼應的手法成功引起觀眾興趣,且不同患者故事的穿插,讓自主性強的電視觀眾較不會因為轉台而忽略了解白化症患者生活的過程,當然,不同患者所遭遇的限制與歧視以及從剛開始的悲觀到後來漸漸注入的正向力量,這些轉換的過程不斷累積,更使整部紀錄片有著正面的力量。

四、剪輯與鏡頭:
    似乎是受到電視逐漸普及的影響,導演這部紀錄片的剪輯節奏沒有電影式紀錄片那麼緩慢,節奏稍快的紀錄每一個不同白化症患者的生活。另外,在鏡頭的方式幾乎都採用近景或特寫的方式。
    另外,在運鏡的部分,許多是採用手持攝影機的方式進行,例如跟著吳國煌在婦產科一同上樓,進入產房,拍攝吳國煌妻子即將生產的畫面以及他母親焦慮的畫面,將過程、心情、對話都收錄進去,這樣運鏡的方式帶給觀眾如親臨現場般的感受,透過如人眼的攝影機,看到真實的白化症生活。

五、音樂與旁白:
    音樂的配置相當單純,以畫面中受訪者的背景音為主,如白化症患者彈奏口風琴、鋼琴、唱歌的聲音,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陳奇磊母親在接受訪問的後段,逐漸帶入陳奇磊在彈鋼琴的聲音,似乎巧妙的提供觀眾一個情緒轉換的時間,在聽完白化症患者描述生活上限制、被歧視的辛酸後,音樂讓觀眾得以沉澱、思考,置入更多情感在整個觀看的過程中。另外較特別的是到片尾,導演用一首歌配上前面幾段不同人的故事,似乎在回顧加深觀眾的印象。
    而旁白為導演自行配置,出現次數不多且大多是轉場時出現,減少對觀眾理解與情緒上的干擾,也適時的補充關於白化症的說明。
六、結論

    《月亮的小孩》這部紀錄片,象徵者紀錄片逐漸由電影放映轉為在電視上播放,這樣的轉變意味著收視觀眾、拍攝內容也漸漸改變,鏡頭由長鏡頭轉為特寫鏡頭,也加速了剪接節奏,似乎每個部分都是精華。在題材的處理上,導演將這樣一個特殊的題材,透過教育的內涵,讓觀眾了解到白化症隨時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使的廣泛大眾更加重視這個議題,也擴大了紀錄片對民眾的影響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