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104學年度期末報告-《尋找背海的人》

電傳所碩二603336003黃顯淨

《尋找背海的人》於2011年上映發行,是目宿媒體製作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其中一部,由林靖傑
導演拍攝作家王文興,以影像捕捉王文興在寫作與生活間的樣態,但是在幕後訪談中,導演林靖傑卻表示,拍攝這部片歷經了很多的困難與轉折,一開始想要拍王文興的時候,想說蹲點跟著王老師,勢必就能有一些題材或值得紀錄的事發生,然而,因為王文興的生活非常規律,使得他煩惱著,到底要如何呈現這位生活極度簡約卻又富含著文學、哲學、美學各類思想的一位作家。

王文興筆下的文章,有的人覺得晦澀,有的人覺得他是用一種新的方式寫作,他造字、用不同的語法書寫、花費數十年完成一本小說,具有強烈的實驗性,而像這樣殊異於傳統的文本形式,有人將之放置於「現代主義」的理論框架中詮釋,不過王文興自己覺得,他只是抓住了文字原本就能夠發揮的功用而已。在本篇討論當中,試圖去解釋在這樣的前提下,導演用了哪些手法,「白話化」王文興這位帶有謎樣色彩的現代主義作家。

訪談中的討論與描繪
在本片當中,導演以王文興個人或者《家變》、《背海的人》為主題進行大量的訪談,來具體化觀眾對王文興的理解。其中運用了三種訪談方式,第一種是個人入鏡訪談,像是訪談王文興的大學同學,也是目前台大教授李歐梵,一開始即從王文興大學時期的角度,揭露了他的喜好及志願;第二種是文壇作家對談,印象深刻的是尹格言與楊佳嫻及胡淑雯的對話,借用他們的文學眼光及易懂的語言相互辯證,讓觀眾理解到王文興的著作風格,對談中胡淑雯這麼形容:「這個語言世界裏頭的重力比較強,或那空氣密度不一樣,他就是創造了不一樣時空密度的一個世界。」而楊佳嫻則認為,《家變》一作並不是因為文字或語調的晦澀,而是《家變》引起了社會倫理的騷動。種種雖然是作家們二手的陳述,但使得觀眾在了解王文興作品上,有進一步且深刻的推進;第三種是直接與王文興對談,尹格言作為串連的角色,以新生代的作家身份直接與王文興談作品、聊文學,看到的是一種相處而不是論述,如此也多保留了一分機會讓觀者自我詮釋。

在這十多人的訪談中,內容雖然精彩豐富,但紀錄片僅用訪談是難以完成敘事,而這也是導演在處理這個題材時的困難。在訪談中導演提到,起初,因為跟了王文興老師太久而卻也找不到題材和畫面,於是才做了這麼多的訪談,但是當他對別人做了這麼多訪談之後卻覺得,自己好像在「迴避王文興這個人」一樣,而當他開始決定做動畫,便有了轉機。

多重媒介的敘事
談《尋找背海的人》這部影片就勢必提及,導演林靖傑與作家王文興的關係,其中因為不同敘事美學經驗的摩擦,得以潤滑出一種適切的互文性,使得最終紀錄片的呈現,獲得了多重層次堆砌的樂趣。導演的敘事與王文興的相似性在於,他們都在極其平淡寫實中,找到一方合宜的敘事,進而精湛。

王文興形容自己的寫作題材是「誇張的寫實」,尹格言的形容是「在人的平庸之中,逼視存在是什麼」;而林靖傑則是需要在王文興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建構出《尋找背海的人》。在題材上王文興並不選擇奇葩的題材作為賣點,而在拍攝紀錄片中,林靖傑卻是沒有更多的選擇。

但另一方面,導演說希望《尋找背海的人》也能夠帶有王文興這樣現代主義的風格,而從影片中來看,的確,與其他的紀錄片相比,大量的運用其他的元素來呈現王文興的作品,主要以動畫、劇場及音樂為主。

策略上,既然已經明白的知道,僅用一般的拍攝手法難以掌握住王文興的個人風格,導演選擇與當事人再次的共同創作,於是以詩篇的朗誦,配合著再現小說內容的動畫、即興的「卡到音」表演,替原著的作品譜出另一個進入的路徑、想像的情境,以便觀眾能夠用這樣的方式理解作品(但這當然會和原作有所不同),這樣的過程像是「先除魅後再度神話」,唯觀影者再重新回到王文興的著作中,才能真正了解這些作品真正的、或屬於自己的意義,而我想,這也是影片的目的之一。

當這些媒介互相敘事之際,純粹的紀錄消失了,或者純粹的紀錄一開始就不曾存在,只是這部片更為大膽的介入,影像成了這些再現的再現、紀錄的紀錄,甚至清楚明瞭的與原著的共同創作,這樣的運用使得敘事上有更多的層次。不論再現或真實,在這樣自傳式的紀錄片中運用這些手法,確實讓觀者更加的理解、並進入王文興的世界觀。

信任與倫理
在這部影片當不乏也有一些私密鏡頭,當中最顯而易見的即是王文興的寫作,他的寫作方式異於常人,他會在屬於自己的寫作「牢房」內敲打,如鑄劍一般,每天鍛三十五個字,數十年也敲壞了好幾張桌子。

訪談中林靖傑說王老師的學生一直提醒他,絕不能提出這個要求,於是林靖傑將這個要求在其他部分都拍攝完成才提出,因為要是老師拒絕了或者生氣了,那麼至少其他部分已經拍攝完成了。而對於王文興,他認為這個鏡頭難以拍攝的理由則是,拍攝寫作就像拍攝浴室鏡頭一樣,私密如衣不蔽體、不堪入目,另外若在一旁有攝影機,那他不知道還能否寫得出來,但是他也知道導演勢必會問他這個問題,在拍攝前他也想了這個問題非常久。最後,彼此妥協拍攝的方式是用隱藏式的攝影機,架在王文興的家中側拍。

這段影片中呈現黑白畫面,僅拍攝王文興寫作牢房一角,除了那一角以外其他環境的部分是燈暗,王文興在畫面內開始寫作,敲擊桌面,他自己形容那樣的寫作是進入了一種真空的狀態,而在畫面中卻得到一股焦躁鼓動的情緒,

對二十一個線索的提問
這部影片的敘事方式,除了用了各種媒材以外,故事的鋪陳以二十一個「線索」作為分類,起先是王文興建議導演,能以《背海的人》作為主軸,發展出十幾二十個提問去編織這部片,剛開始林靖傑覺得不可能,因為《背海的人》非常難讀,甚至在一開始他也曾迴避《背海的人》這個主題,但是後來覺得王文興是花了二十五年寫這本書,不拍的話這二十五年又該如何被體現,於是才又回到《背海的人》重新思考。

但是當我在看最後這二十一個分類當中,每一個線索都有其趣味或意涵,也許可以說這些拼湊起來就是林靖傑看到的王文興,但我認為這還是有點太碎片化這些事件,也許這些並非是單一各別的,但在影片中,這些線索呼應的連結點,其實都擺放王文興身上,似乎較難以看到其他的意見或者連結的可能,或者說在其中也沒有看到一個針貶王文興的論述。

亦即這些分類皆是以王文興作為主體,為分類去分析說明,即便他是一個自傳式的紀錄片,但我想在文壇是否有不一樣的聲音會被聽到?或者導演確實是這麼樣看待這位作家的,我目前也不得而知。

多元媒介取捨
這部影片即便用了大量的跨媒介素材,在影片中仍然不失畫面美學,但是在這麼多媒介的應用之間,加上王文興大量的朗讀,我認為配樂的部分是太過於充滿,留白的不足,使得讓觀影者來不及去咀嚼影像。

像是在桑德林的部分,在天橋上徐徐的跟拍,微微的晃動,望著桑德林的背影,若是能夠沒有配樂的部分,我覺得這幾個鏡頭的美感,再加上桑德林接續朗誦的翻譯,是能提煉出另一番滋味,那是一種極具詩意眼光的美感,如同用另一種方式看待王文興的文章,天橋上升中的的燦爛千陽,灑落在筆墨文章的黑灰之中,雜草樹叢的綠間擺盪,各方色彩使得畫面與故事混淆,又重新理解。但這些美麗的鏡頭若配上配樂,則會被配樂的情緒吞噬太多,而也是因為這支影片的配樂風格非常的鮮明,帶動性很強的緣故使然。

小結
我認為這部片給我最大的啟示還是導演的觀點,該如何切入,或者走進一個人的世界觀去探尋,從不了解王文興的林靖傑,要去讓觀眾也都能了解王文興及其作品,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而有時候在世界中,有趣的或值得思考的,並不一定是獵奇的事件,而是端看如何去從不同角度反思一件事,找到或創造一個敘事的方法,這是在這部影片間接的從導演及作家身上學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