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104學年度紀錄片期末心得報告 —《第四公民》


蘿拉·博翠絲—《第四公民》

觀後心得

行銷所 袁雅群

壹.     影片簡介

紀錄片導演Laura Poitras20131月收到一封加密電子郵件,寄件人自稱“Citizenfour”,為美國國安局(NSA)外包公司的系統分析員,而且擁有NSA「稜鏡計畫(PRISM)」對美國公民、甚至全世界的任何人民進行不當監控的證據,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揭開這一切。幾次加密郵件的往來後,Laura Poitras帶著記者Glenn Greenwald和攝影器材飛到香港,和這位「第四公民」——Edward Snowden見面,並且將接下來關鍵的幾天會面,從揭露機密文件證據到媒體曝光、事件發酵、全球各國的情勢變化,全部用攝影機記錄下來,完成紀錄片《Citizenfour第四公民》。



20136月,美國政府違法監控人民的消息經由Glenn Greenwald曝光,引起軒然大波,甚至牽扯到巴西、德國、香港、冰島、俄羅斯等等各種國家的政治角力及國安機密,Edward Snowden到底是出賣國安的間諜還是捍衛秘密自由的英雄?也引起各種討論。「稜鏡門事件」漸漸在媒體版面降溫後,201410月,《第四公民》上映,揭露出Edward Snowden和導演及記者接洽、謹慎商討、求證的過程呈現在螢幕上,再次喚醒大家的關注,讓觀眾對於這個事件和Edward Snowden的價值判斷更多思考空間,《第四公民》也獲得第6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和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

貳.     觀後心得

一、關於劇情、故事

看完此片的心得,主要可以分成幾點:

l   國家權力和和人民自由的天平

當執政者因為方便行事,忽略作為人民最基本保障的法律,將導致權力的無限擴張。這也是Snowden一開始決定站出來的原因。

而雖然這是一部主要關注美國國安局對人民隱私侵害的電影,但是我認為對台灣的觀眾來說,無論從民主政治的角度,或因為我們的歷史過去,這部片都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反省之處。

在民主國家,執政者和人民都該清楚的明白,統治者和被統治者,而是當選者和被選舉者的關係,被選舉者並不是取得統治權,而是取得人民的信任及責任,要保護人民的安全,以及自由,而且還得作出「正義」的選擇,不只是電子通訊的竊聽、監控,近幾年關於資對於媒體言論的影響,甚至台灣自己的政黨對於大眾媒體傳播的影響,越來越受關注,當言論自由的發展是被強迫在某種審查或篩選過的框架內,我們的思想到底有多自由?

l   媒體——媒體素養

無論是作為紀錄片導演的Laura Poitras或是片中的Glenn Greenwald等等記者導演的,碰上這樣足以撼動全球的題材主動找上門提供獨家專訪的機會,簡直是無法想像,在香港某間飯店的小房間裡,八天的時間,不只震撼全球,更讓幾個人的人生完全的改變了。他們在做新聞、拍攝影片時,也是紀錄、創造了歷史,

這讓我想到上課曾討論過紀錄片導演拍完片,對社會有沒有實質的改變?難道是拍完了事?我認為作為紀錄片工作者,原本就不一定是社運人士,作為單純的紀錄者,將自己認同的價值觀藉由影片輸出,甚至只是將自己看到的事實呈現,促進他人做出價值判斷進一步行動,就是扮演「紀錄片工作者」這個角色對社會做出的動作。

另外看到台灣的媒體工作者,有沒有這樣的自覺?即便是看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件,在現代社會和科技環境下,也可能過度發酵,影響到任何人的人生,甚至整個國家短期的政策發展與進步。另外片中也看到,在準備揭開Snowden的真實身份時,除了他本身的安全問題之外,他們也極力避免各界太過關注於告密者的身份、生活、親朋好友等等不相關的消息而模糊了焦點,甚至給當局開脫的機會;試想台灣多數主流媒體會不會做到如此?常常爆發社會議題,媒體的反應是立刻挖掘事件相關人物的私生活,無法呈現事件的重點,也讓民眾對重要議題的關注往往只維持一下子,久而久之,無論是媒體本身的媒體素養,還是閱聽人的媒體素養,都出現問題。

 

l   紀錄片—作為價值觀判斷的輔助工具

隨著成長,接觸的議題越來越多,理解到有很多事難以用非黑即白、對錯二分法來判斷,許多問題必須要抉擇時,事實上都是憑藉著自己相信的道德倫理及價值觀。這學期的課堂感受很深的一點,就是紀錄片是一種在價值觀作出選擇的訓練或是輔助工具。

《第四公民》上映後,很多人在討論Edward Snowden到底是人民英雄還是個想紅的賣國賊,如果今天是自己,會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他的消息來源可靠嗎?揭露消息的記者和報社們又可靠嗎?這些問題透過Laura Poitras的紀錄片,並非直接回答,而是讓影片中呈現出的模樣和訊息,經過觀眾自己的價值觀加以消化後,做出判斷。而且隨影片發展,很明顯地感覺到,Laura Poitras不只是想要呈現稜鏡計劃侵犯人民隱私的來龍去脈和相關訊息,影片中還有很多部分是讓觀眾看到Edward Snowden真正的模樣,他的緊張、謹慎、害怕、擔憂卻又展現出不計後果的決心,我認為這對事件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經過媒體報導的訊息是片段的,《第四公民》呈現出整個事件更完整、更多層次的樣貌。

 

一、             拍攝、剪輯技巧

  《第四公民》和課堂上看的許多紀錄片類型一樣,非典型的真實或直接電影,它雖然有很多訪問的部分,但多數都不是導演去主導,但導演也明顯並非完全不干涉拍攝對象,片中還是可以聽到導演與被攝者的對話,且有配樂和口白。

   而提到配樂,此片多數時候是沒有音樂﷽﷽﷽﷽﷽﷽﷽﷽﷽﷽﷽﷽﷽﷽﷽﷽﷽﷽﷽﷽﷽﷽﷽﷽﷽﷽﷽﷽﷽﷽的,導演放了很多安靜的畫面(被攝者開車、打字、瀏覽電腦畫面等等的)時,多只有現場音,但在片頭和將近結尾時,有放上同一首配樂,這個安排很有趣,我猜想會不會是一種情緒的帶領作用,在片頭使用配樂營造出懸疑、有些驚悚的氣氛,而進入到Snowden登場之後,不斷揭露大量驚人的訊息,當下的安靜無聲,反而出現一種戲劇張力,讓我們獲得的訊息很快速的沈澱到思緒裡,若加上配樂和旁白,也許觀眾的思緒容易被牽動,這些需要觀眾自己思考的議題反而不會留下那麼深的印象。

在口白的使用,與一般紀錄片也不太一樣,只有信件的部分導演選擇使用口白,對事情的敘述或解釋導演卻選擇用字卡,或者是直接用影片來解釋,例如影片開始不久一段民眾演講上課的片段,討論到「元數據」,其實解釋了這個後來多次出現的名詞意涵;還有一開始拍攝一小段國安局退休專家的演講,也解釋了他的身份,說明為何他會在事件爆發後擔任重要角色。又導演、SnowdenGlenn Greenwald三人分散各地,使用加密對話溝通,導演也不用口白或是字卡敘述,而是讓觀眾看到完整的對話輸入。我覺得這些設計有兩個效果,一是讓事情的面貌更完整,導演使用大量口白的話,會讓人覺得很多事情是導演自己的敘述或想法;第二個效果是讓片中每個人的性格刻畫加強了,而不只是單純的記錄一個事件。

   另外有兩個畫面設計很特別,片頭一段隧道燈光畫面,及記者把紙條撕碎成一片片的影片結尾,像劇情片埋伏筆,或留下開放式結局,達到讓觀眾各自解釋的效果,例如我自己的解讀就認為片頭的雖到燈光畫面暗示著等在隧道出口的會是驚人的事實;片尾的碎紙暗示著還有更多隱藏的、片段的、還不能揭露出全相的秘密,等待Snowden或導演Laura Poitras的下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