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月亮的小孩

企研二 黃宥囷
行銷二 賴婉毓


        「月亮的小孩」,此影片是描述社會弱勢者「白化症」的故事,紀錄白化症患者生活中面臨到的不同遭遇,影片以白化症朋友吳國煌與蕭錦慧的戀情為開頭,說明他們如何不被祝
福,並且排除困難,到結婚生子,鏡頭也帶到其他白化症朋友的生活經驗,包含工作、同儕團體、結婚生子、家庭問題等等,飽受欺負和歧視的狀況。白化症的產生是因為基因機率的問題,因缺乏黑色素,導致外觀如頭髮、眼睛、皮膚都是白的,視力不佳且怕光,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他們與一般人沒什麼不同,但由於台灣早期社會上的知識不夠普及與錯誤的觀念,加上沒有適當的知識教育,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初次見到會覺得駭人驚訝,導致他們遭受到許多的不公對待與歧視,也讓他們的心靈飽受風霜。
當時似乎是受到電視逐漸普及的影響,導演在這部紀錄片的剪輯節奏沒有電影紀錄片那麼緩慢,節奏稍快的紀錄每一個不同白化症患者的生活,將最重要的部分呈現出來。另外在鏡頭的方式幾乎都採用近景或特寫的方式,在運鏡的部分,許多是採用手持攝影機的方式進行,例如跟著吳國煌在婦產科一同上樓,進入產房,拍攝吳國煌妻子即將生產的畫面,以及他母親焦慮的臉孔,讓觀眾感受到母親對其後代有著沈重的責任,將過程、心情、對話都收錄進去,這樣運鏡的方式帶給觀眾如親臨現場般的感受,透過如人眼的攝影機,看到真實的白化症生活。
       這部紀錄片可說是是台灣紀錄片逐漸由電影紀錄片轉入電視紀錄片的轉捩點,從電影播放轉為在電視上播放,這樣的轉變意味著觀影者、拍攝內容也逐漸在改變。導演選擇了一個特殊的題材,記錄台灣弱勢「白化症」患者的生活,用一種平等的方式做紀錄,影片中又穿插醫生對「白化症」的解說,一方面紀錄,另外一方面也教育觀眾,似乎暗自表明希望觀影者也能夠用正面的角度看待白化症,融合理性層次的醫學知識,感性與理性的交雜也使紀錄片更有社會渲染力,讓人去反思弱勢團體的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去尊重與思考同理心的重要性。
       導演在此片比較像是安靜的採訪者,旁白不多也不太介入畫面,雖有訪談問題呈現,但有剪掉部分訪談的問題,如訪談彭先生如何用和方式教育小孩讓他有健康身心,受訪者直接提到「如果有白化症聯誼會,會讓孩子參與」,前面毫無敘述他語,可能是想向宣導白化症病患有此管道。此手法像是以第三人稱去拍攝
       白化症患者,透過輕鬆如朋友般的訪談方式,也降低了觀眾與被訪談者之間的隔閡。
這部紀錄片的結構一開始是緩慢的拉進月亮,片尾則是緩慢的拉離月亮,並皆配上受訪者說的話,以及,在開頭與結尾皆用吳國煌的故事,從結婚到小孩出生,加深我們的印象。在影片中段則穿插了多位白化症的患者,他們講述自己從小到大受到的遭遇,多半可以看出皆是在一個被排斥的環境下成長。這樣的故事軸的安排,除了導演想呈現出不同白化症患者的故事之外,也符合了電視紀錄片的特色,故事前後呼應的手法成功引起觀眾興趣,且不同患者故事的穿插,讓自主性強的電視觀眾較不會因為轉台而忽略了解白化症患者生活的過程。
       影片從不同患者所遭遇的限制與歧視的悲觀,到後來漸漸注入的正向力量,這些轉換的過程不斷累積,更使整部紀錄片有著正面的力量。導演將這樣一個特殊的題材,透過教育的內涵,讓觀眾了解到白化症隨時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使廣泛大眾更加重視這個議題,也擴大了紀錄片對民眾的影響程度。
此片的拍攝手法也融入了「社區影像的拍攝手法」以及與社區影像同時期出現的「全景學派」,導演李乙峰曾說他是被社會真實故事所感動了,所以要將紀錄片回到生活裡面,這部以「白化症」為主題的紀錄片,就是拍攝數年,以蹲點方式長期累積素材剪製而成!紀錄片似乎就是文化層面的一種運動,不斷記錄著社會基層的聲音與弱勢者的生活情景,藉此讓大家關注我們所居住的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