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小組報告:從觀眾的角度來談真實電影的必要性

李洋

美國學者艾姆布拉斯曾在其作品《鏡與燈》中提出過這樣一個概念:文學是一種活動,其有四種必要元素構成,分別是世界、作家、作品和讀者。世界是作家所要進行描述的客觀對象,也即文學作品的基礎,作者是作品的創造者,是對世界進行描述的觀察者或記錄著,讀者通過作品與作者進行溝通,並對作品提出具有個人化的評價。也就是說,任何一項文學創作活動都要經由上述四個流程才可以達成一個完整的循環。而文
學活動輸運人類精神活動的一種,它具有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被賦予不同的新的含義,因此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徵,或者被看為一個時代的符號或印記。
拋開特定的文學範本不談,就我們的生活而言,無論是小說、詩歌亦或者電影,總體說來,他們不過都是文學活動的一種載體,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罷了,真正重要的是他們所包含、反映出來的內容,而內容則是讀者所要從作者的作品中所要得到的或體會到的世界,就電影而言,導演、編劇所看到的、講述的世界,才是作為讀者的我們在文學活動的邏輯上所應當得到的世界。但我們都明白,作者眼中的世界,並非等同於真實客觀存在的世界,其作品中必然包含著屬於自身的風格、立場以及特點,這一點李普曼的“擬態環境”以及麥庫姆斯和肖的“議程設置理論”都足以說明,那麼問題就來了:從作者的角度出發,讓紀錄片等“真實電影”無限的接近於事實乃是他們的使命所在,也是紀錄片的靈魂之所在,但是從觀眾的角度來說,這種沒有評價標準的真實性是否就是觀眾真正需要的呢?說白了就是,講故事的人究竟把故事講得多真實才是觀眾所需要的呢?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客觀條件限制下的真實性
1.紀錄片的真實永遠是相對的
紀錄片是用機器的手段去記錄下發生的真實事件,這也就是說紀錄片的導演不可能或不應該去虛擬一個事件,乃至擺拍或補拍發生過的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到實地拍攝事件的過程以及發展。那麼在拍攝前期,必定會有拍攝主題以及相關的拍攝大綱,基於此,會進一步出現劇組人員對於拍攝對象或場景的選擇以及取捨,因為要用幾個小時去還原幾天甚至幾年的事件不做取捨是完全不可能的,抑或有人提出要無間斷的拍攝,事件發生多長時間,就拍攝多長時間,可是,那樣的影視作品根本就算不上是紀錄片,從現實來說,那樣的東西應該很少會有觀眾樂意去看的。綜上,紀錄片誕生之初就已經決定了它是經由人為地篩選所獲得的材料,也即紀錄片的建立就是基於一種相對的真實。
此外,我們提到了劇組人員的工作,也就是說紀錄片是一種藝術的現實再造或者藝術的現實取景,藝術的精髓在於創作,而真實的核心則是歷史,介於歷史和創作之間的地帶,則是紀錄片導演們大展才華的空間。所以,儘管紀錄片是對題材的還原,但仍舊是被鏡頭還原的真實,打上了藝術的烙印,便不可能擺脫相對真實的範疇。
2.紀錄片的真實是局部的真實
人類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紀錄片也不例外,導演拍攝的每一個鏡頭,都會融入自身的主觀價值取向,我們不能否認導演拍攝的每一個鏡頭都是真實的鏡頭,但是鏡頭的銜接、組合都是有選擇性的,畢竟講故事需要一個線性邏輯,東說一句西說一句,不管對於創作者還是觀眾都會造成不小的困擾。那麼,這些鏡頭拼接起來以後所帶來的整體感官,就不是1+1這樣的情況了,會多出許多新的,鏡頭本身不包含的概念。例如,將20年前的台北市區的鏡頭同今天的台北市區的鏡頭進行拼接,就會給人帶來強烈的對比感,并引伸出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的感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因為鏡頭的拼接所帶來的整體效應,可能會包含歷史、人文、社會等等諸多方面的內涵,甚至有些是導演都未曾想到的內涵,而這種引申義會對整體的觀影效果構成影響。
此外,一樣事物是由諸多元素構成的,但是鏡頭能是選擇其中的一面或幾面來反映,這就有可能造成對客觀事物反應的偏頗,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基於此,這種局部真實會有些會加深整體真實、有些卻可能會與整體真實大相徑庭,造成失真。而這種局部真實又會影響到我們對事物整體的認知,例如在《意志的勝利》中,導演塑造的希特勒是一個萬眾愛戴的元首,而德國則是氣勢恢宏的第三帝國,但是現實情況中的希特勒和德國卻不是影片中反應的那樣,由此,我們可知,紀錄片的真實也是一種虛幻的真實。
二、製作影視作品的動機
接下來,讓我們跳出追求真實電影的這個邏輯,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審視紀錄片的製作,那就是——我們爲什麽要拍紀錄片?是對光影記錄手段的熱衷抑或是其他的原因?其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麽?這也是從根本上關乎紀錄片真實性的原因。
1)可能原因之一:一種炫示的手段
在這種動幾下,紀錄片成為了為拍攝者博取榮譽的工具,通過優秀的作品來向別人展示自己強大的實力,那麼,在這種動幾下,紀錄片可能更為追求驚險、幽怪以及高超的拍攝技巧和剪接手法;或者另闢蹊徑,追究輿論熱點和道德制高點,用影音兼備的作品來表達自己的觀念與立場。當然這類動機無論告上或者卑劣,都會對作品的真實性產生巨大的影響。
2)可能原因之二:商業利益和經濟刺激
在這種動幾下,紀錄片基本上就可以等同於商業電影了,儘管可以歸類為追求真實的商業電影。在這種情況下,紀錄片的題材、體裁以及所反映的主題基本上都帶有非常明顯的傾向性,例如大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方面通過其內容,給相關食品產業、旅遊產業帶來了廣闊的宣傳空間,另一方面,其影片本身也是一部極具價值的商品,或者說是極具價值的推廣平臺,在市場運營中,其作品內容不可能不受到影響。
3)可能原因之三:宣傳、教育需要
這個動機很簡單,給紀錄片真實性造成的影響也顯而易見,故在此不再贅述。
4)可能原因之四:我就是單純的想做紀錄片
也許有人會問,就沒有目的單純的紀錄片嗎?在我看來,答案幾乎是肯定的,儘管很多紀錄片製作者打著真實記錄歷史,見證時代發展的旗號,可是其作品包含自身諸多目的性簡直是一定的,因為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製作者拍攝紀錄片就爲了給自己看,他們需要觀眾,需要將自己的作品拿來分享,既然要分享,要觀眾青睞,那就必然要把優秀的東西展示出來,這裡所謂的優秀不是內容的優秀,優秀的作品一樣可以包含暴力、色情和死亡,但是製作者展示出來的優秀,就必定要藏起不優秀的東西,可那些不優秀的往往也是真實的一部份,所以哪怕是單純的想拍紀錄片也不可避免的失真,如果真的要糾結有沒有目的單純的紀錄片,那你大可以去看一看監控錄像,那個絕對真實,可是,那個東西有意思嗎?能叫紀錄片嗎?你會坐在那裡看一個小時的監控錄像嗎?
三、結論

綜上所述,觀眾看紀錄片,大多都是抱著聽故事的心態去看的,真的要去見證那一段歷史的人也會有,但是,一方面可能人數比例會比較小,另一方面,隨著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大數據的全面鋪展,一件事物會以更加全面的狀態被反映出來,全面程度會超出紀錄片所能做到的千百倍,所以紀錄片所要做的就是把故事講的再精彩一些,至於真實性,做到基本的不欺騙就足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