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個人心得:《無糧的土地》

企研二  林婉欣  602520001
心得第四週

 看完《無糧的土地》後,老師說,因為我們看的影片是導演的觀點,所以要試著帶點懷疑並拓展自己的想法。對這個觀念雖然感到很認同,但是也想到:即使可以從影片結構趨於複雜而看出老師撥放紀錄片的歷史脈絡,不過上課所看的紀錄片,是老師選擇要呈現給學生看的觀點,是老師希望學生學習並可以散撥出去的理念。上其他課程時,教財務的老師撥放偏向資本主義的電影,而人文學的老師則喜歡撥放社會學的紀錄片,雖然很享受這樣思想的撞擊,但是若說導演給了他歡喜的有色眼鏡讓觀眾觀看這個世界,那身為學生該拿掉的眼鏡或許不只一層。


 一開始看到阿貝卡村在獵雞頭的畫面,以為又是像《北方南努克》一樣,帶有種族歧視的刻板化影片,但是隨著影片進展,發現導演將烏爾達斯的人民放在和自己一樣的天平上,像是在影片裡談到:「…他們挑幾個成績優異的學生上來寫版書,在黑板上寫『尊重他人財產。』同樣也是我們學習的知識。」談到宗教與孩子時,旁白即使口氣聽起來不帶感情,可是卻說:「同樣是瑪麗亞的孩子。」句子裡感受的到導演的憐憫之心,在死亡的議題裡,也看的初導演與居民對等的心態:「他們住的地方沒有墓園,必須跋涉一段路…,他們有和我們一樣的道德和宗教觀念。」此外在影片中一直不斷出現轉折的語句,例如描述夏天沒有糧食,「但是有櫻桃吃…但是不成熟的櫻桃會使他們得痢疾…。」、或「被蛇咬到並不會中毒死亡,但是傷口癒合時反而會因感染而死亡…。」總覺得導演也許是刻意同時強調對等關係和轉折,像是替他們吶喊:「和你們沒有任何不一樣的我們,為什麼必須活在這樣的貧困下?」

 大學的第一堂影像美學課程快結束時,老師放一張因抗議中央對西藏的政策而自燃的喇嘛照片,問我們:「你要選擇去救他?還是選擇拍照?」在這樣的場景裡,我不會去救他,救了反而害了人、反而違反了這位喇嘛的自由意志,若真的認同他的理念,應該替他將影像傳到更多人眼裡。可是這次在這部片裡被蜜蜂螫的人和喇嘛並不一樣,這不是他們的選擇,當下老師提問時,我想我會去救的,即使感覺的出老師的傾向將真實的影像訴諸大眾,可是畢竟影像對我的意義並不會高於一條人命。但是現在寫心得時,想想自己若真帶一個團隊到這麼荒蕪的地方,是否真的忍心破壞這樣的畫面呢?John Grierson曾說:「將紀錄片當做一把鐵鎚,而不是一面鏡子。」意指紀錄片不應該只是反映社會型態,而是要敲醒社會大眾。當歷史的巨輪在我眼前滾過時,我是會這麼的任由它過去了?還是停下來讓瞬間變成永恆呢?這讓我聯想到Michael Sandel所提出的電車難題,原本一直覺得這根本是個詭辯的題目,但是現在卻覺得很適合放在這裡,我是要救這個即將被禿鷹吃掉的小女孩?(救一條人命)還是拍下她讓更多人知道呢?(救更多條人命,無論當下憑著直覺做哪個決定,我想事後都還是會懊悔不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