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個人心得:《多格威斯面( Dog with man)》

林哲豪 603336021

故事與敘事結構
     整個拍攝歷程經過了兩年,其中貼近拍攝柯賜海的生活型態,以及其最著名的抗爭過程,導演似乎想從最接近柯賜海的角度來建構不同於媒體螢幕上的一面,抗爭與流浪狗形成影片中最重要的兩個元素,也是老柯的生活重心,整段的敘事並無一個明確的方向,而是透過剪接抗爭、媒體、衝突、流浪狗等來形塑柯賜海的生活,鏡頭並無特別設計或事先發想,而是採用最真實的手法貼近,觀眾在觀影經驗上也可以明顯感覺到導演在場域中的介入。

    故事從原先針對流浪狗的議題,柯賜海表達抗爭,中間因為媒體誹謗,而與媒體關係展開碰撞,直到選立委落選後,形成媒體明星,但之後又遭封殺的一整段過程,就連導演本身也無法預料的18個月的過程,題材特殊,卻能揭示紀錄片所呈現的意義,手法特殊,也造就風格與觀點上的變異性。
剪接、拍攝、音效
    導演在剪接手法上雖然主體是柯賜海的生活,但卻常是將生活具有意義的片段去建構一段故事,這顯得兩年拍攝片段中,如何取材具有意義的片段則形成這類手法的重點,而故事本身因為人物的關係,在衝突面向的剪輯與拍攝形成一個特殊的重點,不論是私底下與抗爭中的形象衝突,又或者是柯賜海與整個社會的衝突感,或許這也形成了在抗爭中的衝突性,不論是形式或者內容都是一個意義的表現。
    片頭與片尾用收音機的音樂與導演的自白作為前後呼應的結尾,而觀眾在紀錄片中,也可以清楚感覺到拍攝的觀點以及視角是由導演的旁觀來建構,所以既使有些片段是以圖片、新聞畫面、蒙太奇剪接,多數柯賜海的自白或者訪談,也形成紀錄片的主要觀察點。
結語
    一個紀錄片或者一段故事,最扣人心弦的,大概就是我們身為人可以察覺得每個人心理最深層,對某些事情的熱情或者初衷,是多麼深刻的力量,對柯賜海或導演黃信堯來說,究竟為什麼想要抗議?為什麼對流浪狗這麼堅持?只是觀察表面的一個問題點,真正察覺到柯賜海的內心或者生活,這部紀錄片確實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尤其對大多數人來說,對柯賜海的印象可能僅止於妨礙新聞的抗議者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