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小組報告:《無糧之地》觀後心得

《無糧之地》觀後心得
傳播大四 周厚伶 401335047
傳播大四 陳禹豪 401335024
   
  紀錄片發展先驅《無糧之地》這部電影,反軍事主義以及反政府意識形態十分鮮明,從一開始的拔雞頭,到後來山羊從懸崖上的掉落成了一種現實與象徵之間的微妙辯證,象徵著現實政權的瓦解,正是導演西班牙導演布紐爾的期盼。
而導演在畫面的使用上十分寫實,例如:小孩死亡、有人得瘧疾抽蓄、婦人倒臥在牆邊哀哭......等等,都充分顯示出軍事主義下的貧困以及潦倒。但是有趣的是,看似寫實的畫面,有可能是真實發生而記錄下來的,卻也可能是經過設計所呈現出來的畫面,真實抑或不真實。同時,相較於課堂上先前看過的幾隻早期的紀錄片,多為純粹的紀錄,《無糧之地》在拍攝時便確定片子的主題和議題性,呈現偏鄉未社會化窮困的一面,也或許嘲諷中產階級的道德觀與宗教。另外,這部片旁白佔了很重要的腳色,貫穿整部片,在現在的紀錄片中,很少看到會用如此大量旁白呈現一支影片。旁白在影片中具有讓觀眾更了解內容主旨和連結每一片段的功能,但是大量的旁白反倒讓我們感覺到畫面說服力的不足。最好的情況當然是用畫面去說故事,當旁白說的內容很多,畫面卻沒有完整呈現的時候,讓看的人不禁會有點懷疑這些內容的可信度。

除此之外,導演本身在劇情片方面為超現實主義的風格,在紀錄片中,也看得出那麼一點端倪。後製剪輯看似很平舖直述,一般的敘事剪輯,但是早在拍攝當下,畫面的呈現可能就經過一番設計,例如:羊從懸崖上墜落。不過,這也讓我們再想,整部影片幾個具震撼力的畫面,是否都是事先設計的?例如:婦人哭倒在牆邊,是否請當地的婦女當臨演?都是值得探討的。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拍攝《無糧之地》時,製作團隊十分辛苦,有許多畫面都是翻山越嶺,然後走在石子路上,這都是現代攝影比較無法想像的部分,畢竟當年的攝影器材可不比現代方便和多元。

再者,在紀錄片中,其實拿攝影機的人是絕對強勢的一方,畢竟畫面無限,景框有限,一個人物、一個故事要呈現哪些部分完全是操縱在手持攝影機的人身上。這部片觀點和想呈現的感覺很強烈,觀眾可以明顯接收那些窮困和困苦氛圍,但是也讓我們開始思考,這些是否是我們先入為主的觀點? 例如:這部片中,導演認為他們生活十分辛苦,在苦中作樂,其實這可能只是我們的想法。就好比富有的人來看窮人,認為他們活得很痛苦,其實真的是如此嗎?這也是我們可以探討的問題。

如果拿《無糧之地》與《柏林:城市交響曲》比較的話,剪輯方面,《無糧之地》較敘事的方式呈現前因後果,節奏較為一致,以緩慢的節奏進行,導演期望能想讓觀眾看見事件的原貌。而《柏林:城市交響曲》則是較多鏡頭切換,節奏有時快有時慢,就如同交響曲一樣。除外,導演也適時運用了「蒙太奇」剪法,例如:剪輯多個開窗畫面,導演賦予了影片另一種意境;主題以及故事性方面,《無糧之地》較有故事性,它有一個大議題就是反映軍事體下的貧困,並藉由很多小人物片段串聯起來,成為一部影片。而《柏林:城市交響曲》的主題也很鮮明,記錄著柏林一天的生活,但是比較沒有故事性的東西,純為一種事實的紀錄呈現。綜觀這兩部片,《無糧之地》屬於較為議題性紀錄片,揭露了看似輝煌的國家中其實存在著社會底層的一面,而《柏林:城市交響曲》以城市為主角,導演可能希望讓觀眾從藝術的眼光,來看柏林一天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