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104學年度期末影評《末代叛亂犯》604336004陳柏穎

開頭+第一章-老城修憲
  一開始使用動畫簡單描述在網路查到的一段小歷史,作為自己拍攝動機的說明,以及利用口述與史料交代台獨會案發生前的歷史與法規脈絡,比如說制憲運動、沒有詳細標準的槍斃法條-二條一,以及接續第二章白色恐怖的再起-最後政治思想整肅的台獨會案,作為整部的巔峰段落。


第二章-白色恐怖的再起
  才剛解嚴不久,台灣社運開始追求實質民主運動,形成一波大大小小的制憲運動,要求徹底的憲政改革,而後卻發生了秋後算賬的白色恐怖-獨台會案,四名身份具代表性的叛亂犯-分別是學生、社運、原民與婦女,被劃定為是國民黨當時的政治打壓,提醒台灣人民仍有叛亂罪的存在,仍會進行白色恐怖的,從當時有學生從此不敢回宿舍,結伴睡在教授研究室,就可以看書,這造就在當時某種程度上,對初期民主化上,威權政體對民主化的整肅與打壓。
  其中也提及清大學生當時的罷課行動,是改良實質罷課行動,將民主課程班道草坪上,而在318太陽花運動中,中正大學牧夫們發起的『學生罷課、課外民主講堂』,是參考當時的清大罷課行動。

第三章-無力者哀歌
  這章節是導演在獨台會案中想特別拉出來談,充滿導演個人觀點的部分,說明在台獨會案的歷史中鎂光燈的陰影--原民代表與婦女代表。
  為何會用鎂光燈與陰影的比喻呢?因為在許多歷史事件記載中,往往會拉出凸顯的主角,而主角的個人特質往往是男性、學生等等,並在描述中也較以其中一兩人的經過當作提及那段歷史的亮點(例如講到台獨會案,大家第一印象說到的是清大歷史所的整理台灣史,而幹員卻進入校園抓人),作為此歷史的代表性。但導演希望將焦點放在大家談的不多的其他兩位,因為他們的背景正是當時(或現在)的弱勢代表,充分表達導演對「看見族群多元,平等對待」的關懷與精神。
在四位叛亂犯中,導演將王秀惠特別拉出來談,因為他是當中唯一的女性,也是在釋放後不久就去世了,而導演透過她在基層社運的同伴描述她,去揭露出在社運圈中的陽剛父權宰制、壓抑,以及長期不重視女性社運主體與付出,也因女性的身份,在與官方或資方對抗時,比起男性會有更多性別上的攻擊與騷擾,而她的同伴也指出,其實她不是很著重在性別運動上,卻從她對自己社運基層工作史的回顧中,看得見他身為女性在台灣社會的「格格不入」,而帶來的掙扎、衝突與無力。

『也許我離經叛道 台灣的女人是不應抽煙喝酒
又與人爭辯
在長期被壓抑的父權社會中
離婚的女人應該表現得更為傳統婦道
可是我從不刻意去自我約束
我喜歡和同志們勾肩搭背大聲說笑
這些完全不存惡意
希望親愛的朋友能夠諒解我』

第四章-時代的列車
由嘲笑主流新聞報導對社運的抹黑的開頭,帶出資訊已開始跟不上時代演進的意境,以及調查部派人匿名涉入台研社收集資料的滑稽手段被眾人抓包,急著撇清的滑稽模樣,直指民主已在進步的階段,時代已開始翻轉,
而台獨會案就因為有社會大眾群起蜂擁的上街抗爭支持,帶給了四人信心,即使被逮捕、上法庭卻仍勇敢以微笑從容以對,不表露恐懼讓威權政體稱心如意,
導演將當時的叛亂飯陳以然對於回顧歷史的感想剪進來,是為了歷史事件的「去神話化」,他認為野百合與四位叛亂犯的台獨會案,結果看似成功,其實也是被李登輝利用而廢除國代的,提點出其實任何社會運動都與體制內的政治維持著利益關係,政治就像雙人舞一樣,有時我退你進,不會全盤皆贏,因此即使結果是我們要的,也許過程也會讓大眾無法接受,但我想導演剪進這一段,就是想傳達出體制外的改革與體制內的政治之間的拉扯,是需要去正視它為現實,而且需要被釐清的。

缺點與敘事軌跡的檢討
   第一章說明事件來源與拍攝動機 第二章則開始交代數場學生運動與公民制憲運動 而第三章則是導演自己獨特的觀點 特別在案中想拉出來談的--較不容易在台獨會案上或是任何政治議題的台上為主要談論的族群-原民代表與婦女代表 第四章則才是整案總結。

   整部紀錄片以分章節的處理手法,來凸顯每個部分要談的重點,但這種方式有個風險是章與章之間的連貫性問題,不是絕對要線性排列才是好的選擇,而是,非線性的安排,如同需要對觀看第一次的觀眾有再看第二次來整理出整片的邏輯的要求,例如第一章作為台獨會案的前,第二章是中,第四章為後,而只有第三章是導演自己的觀點,要特別拉出來談的,卡在中間似乎有些奇怪,其實一、二、四章放在一起較有故事的連貫性,將第三章(較有導演本身濃厚的意識的章節)放置最後,再放入導演對這段歷史更多更詳細的反思與檢討,也許會有另一種味道。
  前言與第一章交代完動機後,開始交代台獨會案前、中、後的零星遊行運動興起,透過史料與不同當事人的口述搭配,但導演的旁白並無扮演好橋樑的角色,去搭建每個運動的連貫,以及運動與台獨會案事發的連貫等等,還有些遺憾的是,第一,就訪談的部分,當時的參與者對歷史還原的拼湊,看起來都是一個人一個人的,沒有人與人或人與事的連續感;第二,而也有些太冗長可以更精簡的地方,例如第三章中,希望透過史明對王秀惠的評論來讓觀眾認識,但其實史明講的不是很多且是很普通的評論(很活躍啊etc.),其實史明對王秀惠的了解也能透過其他方式交代會更清楚簡潔,例如隨後導演其實就有用旁白交代了,也透過王秀惠的親友口述與史料交代,才使得我對王秀惠更加明瞭簡潔,如果導演的用意是因為史明的關係而放,就顯得太多餘。

新世代社運與歷史的呼應-總結
  開頭以動畫簡單敘述台獨會案的歷史脈絡 減輕歷史的生硬與嚴肅感,從片中受訪者來看,當時許多當時的社運份子,紛紛進入體制內從事政治改革,例如民進黨鄭文燦、林佳龍與鄭麗君,拋出了一個問題是,從事社運工作後進入體制內是否也是種正確的選擇。
整部最大的特色將原民代表與婦女代表特別拉出一章節去談,有去明星化、反對英雄化的用意,凸顯四位中,到現今仍處弱勢的原民與婦女代表 ,也帶出子議題-原住民在台灣是否應歸還其主體性與婦女在社運場域與從政中的壓迫。
  整部片中,走過那段歷史的人物,幾乎在比重上平等處理,除了原民代表與婦女佔有略多的篇幅,用以達到導演為了秉持實質公平正義的精神,而不會將整部作為四人的口述史,
並以政治的樣貌作結,王秀惠當時的社運同伴提及:「政治無情的利益交換 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有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像朋友,沒需要就不認識不會多交流」,他們總是寂寞的,體制內的政治圈、體制外的社運圈皆然。
  除了透過多人拼湊末代思想叛亂犯的消失,總結也放進導演對自己的反思,對台灣民主的見解與檢討。
『不再有思想叛亂犯的今天 仍存在著性別的歧視 難以翻轉的階級 族群的不理解 民主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