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佑禎 401120021 歷史四
一、 拍攝手法
周浩的紀錄片多半採取類似直接電影中標榜的「牆上蒼蠅」式之拍攝手法,較少涉入其中,儘管他認為「牆上蒼蠅」式的手法是:「自欺欺人的說法呀,就你怎麼可能一個攝像機到了現場以後,你對別人的生活是沒有影響的。」[1]然而相較於《夏日紀事》(Jean Rouch、Edgar Morin,1961)、
《月亮的小孩》(吳乙峰,1990)等紀錄片,周浩的紀錄片始終給人一種冷靜、旁觀的感覺。[2]
《書記》維持導演一貫風格,幾乎無旁白、配樂,多靠影像、環境音去呈現故事,他多半只是拿著攝影機靜靜地在旁紀錄這位中共官員──郭書記──離職前三個月內的生活點滴,包括在辦公室辦公、參加酒會、與政府官員們進行各式會議、和外商和投資者們應酬等等。可明顯感受到導演是以自己認為最「客觀」的方式在拍攝紀錄片,不主動替觀眾做價值判斷、不去引導被攝者說出內心話、不以旁白、配樂去影響觀眾情緒。另外,即使被攝者有刻意表演的成分,他依舊會紀錄下來,如:郭書記總是不斷宣傳自己的政績、施政目標,有時甚至會批評中共的政府制度,以及抱怨自己看似權力大,實則處處受限等,片中人物的一言一行,全留待觀眾自行去思考。
二、 影片結構
就影片結構而言可分為三部分:1.郭書記最初的正面形象(片頭-34:43)。2.郭書記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官員,他是個處於灰色地帶的人物(34:44-01:06:57)。3.揭露郭書記的陰暗面 (01:06:58-最後)。如下:
1. 郭書記的正面形象,包括:推行政策、解決問題有效率,為人八面玲瓏,交際手腕好,又能不顧形象與人喝酒、擁抱,努力促成政商間合作與商業投資。
2. 處在灰色地帶的人物。在來信訪局的路上,郭書記曾抱怨信訪局「客觀上剝奪了司法部門依法行政、辦事的權力。」[3]雖然信訪局看起來是替百姓解決了許多問題,可是有一延遲辦理證照的小販受法律罰款兩萬,但見了郭書記卻變成一千,這不就是標準的「人治」,且破壞法律嗎?另一方面如果人民能夠透過正常的司法程序解決問題,何必還要信訪局?是否「正常的法律渠道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暢通?」[4]另外,他曾在稅務改革會議上,奉勸各位官員要節流,不要總是把錢花在茅台酒、中華牌的煙等奢侈品上,但連續看他後來參加的晚宴、聚會,實在不容易看出他節儉的一面。不過從百姓送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錦旗、退休老幹部們不捨郭書記調職,以及他熱淚盈眶的表現,可以看出他確實為固始留下不少貢獻,也熱愛著固始。
3. 郭書記的陰暗面。個人認為可從影片中,唯一一段正面拍攝郭書記的畫面開始談起,片段中他闡述自己的政治理念、目標,同時批評一些地方官員好當太平官,但他自己絕對要留下政治痕跡,對照最後他搭車離開固始的片段,在車上也抨擊北京的官員是「大事辦不來,小事不願辦。」[5]展現了自己正氣凜然、積極為民的性格。但是若回到他與台商吃飯、宴樂時,台商說的那句赤裸卻又真實的話:「官場要的是權,商場要的是錢……。」以及從那段僅有聲音而無畫面的片段中,得知關於郭書記收賄的事情,加上他當初答應百姓要解決的薪水問題,卻因跳票而被百姓攔下座車的情況,甚至最後因收賄被判刑,對比他一直以來強調的民為天、良善政績可說是一大諷刺,也讓人開始懷疑,大家對他的歌功頌德到底有幾分是真實,是否都是在面對鏡頭時,刻意呈現的呢?而在片尾,當字卡說明他因收賄被判刑時,整部片儼然如同「官場現形記」一般,將官員的醜陋、貪腐攤在陽光下。
三、 影片題材
正如周浩所說的:「(他就是)對人特別有興趣,對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有興趣……。」[6]所以他才選擇各式各樣不同的題材來拍攝,從農工人(《厚街》)、學生(《高三》)、警察局(《差館》),到毒販(《龍哥》),這次他將鏡頭對準了社會階級較高的書記,讓中國觀眾得以看見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也讓世界各地的觀眾對「書記」這樣一個官職有了初淺的認識。而導演很希望透過紀錄片讓觀眾能夠知道「這個世界還有另外一種解讀方式。」[7]就這個目標而言,《書記》是很成功的,他讓百姓看見了一個官員的日常生活,這是平常難以瞧見的景象,觀眾不僅看見官員光鮮亮麗、手握大權的模樣,也看見他們在觥籌交錯之中,完成對固始的開發、投資,同時看到書記有時也如小丑般,因喝醉而不顧形象、因歡愉而將奶油塗得滿臉,當然也瞧見了政商之間的特殊文化與弊病,貪汙之事大概也所在多有,同時體會到郭書記「做『土皇帝』的權力快感和『人民需要你』的使命感詭異的夾雜在一起」[8]的情況。總之,雖然這只是個人的小故事,卻清楚呈現了中國官場、商場文化的實際情形,同時讓人民看見這個總是高高在上的官員,也有其失態的一面,並非總是形象完美的正面人物。
四、個人觀影心得
個人認為導演的鏡頭很有包容力。正如他拍攝《龍哥》時,拍到龍哥說話時真假混雜,甚至連「吞刀片」可能也是造假,但他卻不介意,同樣在《書記》中,也可以看見郭書記總是有意無意對著鏡頭「表演」,包含替自己的政治痕跡、施政理念做廣告等,但導演就只是靜靜地拍攝,或許如同他拍攝龍哥時曾說過:說謊就是他的常態,他的生存方式;而不斷替自己宣傳的郭書記,可能也是他身為政治人物的常態,但這種想藉周浩的鏡頭替自己增添名望的方式,最終卻被觀眾瞧見了他的貪腐,想來真是一大諷刺,我想這也是導演始料未及的吧。
[1] 周浩參與「一席(YiXi)」演講,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69PzPeRAe0#t=465s
(瀏覽日期:2016.01.09)
[2] 當然也有與被攝者交流較深,且無法完全採取不介入影片中的例子,如《龍哥》(2008)。
[3] 影片內容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sT7WtBs44#t=35m23s
(瀏覽日期:2016.01.08)
[4] 參考資料取自:http://i.mtime.com/caoyuxuan/blog/7884081/
(瀏覽日期:2016.01.09)
[5] 影片內容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sT7WtBs44#t=106m27s (瀏覽日期:2016.01.08)
[6] 影片內容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69PzPeRAe0#t=19m27s(瀏覽日期:2016.01.09)
[7] 影片內容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69PzPeRAe0#t=13m25s(瀏覽日期:2016.01.09)
[8] 參考資料取自:http://i.mtime.com/caoyuxuan/blog/7884081/
(瀏覽日期:2016.01.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