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歷史與美學期末小論文
《日曜日式散步者》
林恆旭
丁唯薰
1. 動機
林恆旭本來就對劇情片頗有興趣,因緣際會下注意到《日曜日式散步者》這部得了很多獎項的紀錄片,後來在《ACT藝術觀點》雜誌上看到這部影片導演的深度訪談,因為自己本身有點文青性格再加上喜歡藝術,於是更加深了對這部片的興趣;丁唯薰則是之前在其他課堂中有做過關於風車詩社的資料,對於藝術片也有很大的興趣,之前於課堂上老師提及此作品,就被《日曜日式散步者》風格吸引。某天我們兩個在討論要做哪部片時,就決定是這部片了。
2. 影片基本資料
導演、編劇:黃亞歷
攝影:黃亞歷、蔡維隆
聲音:黃亞歷、澎葉生
剪輯:黃亞歷
美術:張軼峰
影片年分:2015
出品國:台灣
發行商:目宿媒體
語言:日語
影片長度:162分鐘
預告片:
簡介:
風車詩社,是台灣1930年代出現的現代文學詩人團體,反映了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進入亞洲,先到日本、再至台灣的文化移動路徑,亦經歷了日治中期、皇民化運動、國民政府來台與二二八事件。這部獨特的散文電影全片以重演與檔案影像構成,以豐富素材再現時代視覺與詩人的精神圖像,娓娓道來歷史的艱難。
榮獲獎項:
第五十三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TIDF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首獎
第十六屆南方影展南方首獎
第十八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最佳聲音設計獎
入圍第五十三屆金馬獎最佳音效
入選聖地牙哥亞洲影展
入選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季
入選2016年鹿特丹國際影展「未來之光(Bright Future)」單元
入圍第十八屆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電影節「前衛類型」競賽單元
入圍2016 馬德里國際電影節「先驅競賽」單元
3. 導演黃亞歷
黃亞歷,目前為獨立製片作者,關注於影像、聲音的聯繫與延伸性。近年來,投入台灣日治時期相關主題之紀錄片,希望透過歷史的梳理和檢視,探索紀錄片真實的詮釋可能,並反思臺灣與亞洲、世界之間的關係。
《日曜日式散步者》為黃亞歷導演的第一部記錄長片,在此之前,他拍過如《物的追尋》、《待以名之的事物》、《返途》等實驗電影式的短片,作品中本身就富含「詩意」,並入圍多項國際影展,《物的追尋》曾被南藝大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所長孫松榮評為「呼吸的影像」;《待以名之的事物》則基於影音間的詩性連結與非因果性邏輯,褪去物體的實用化、功能性,觀照現實中事物的原初狀態,經由對微小細節的漸次感知,編織多重的詩意想像。
2012年,黃亞歷導演在一次準備俄羅斯導演帕拉贊諾夫的講座時,無意間看到林修二的文章,令他非常震驚,開始了和風車詩社的緣分。1930年代的臺灣,在我們的想像中是很保守的,但其實我們對他們完全不瞭解。於是導演開始做記錄、蒐集資料,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聯絡家屬、進行訪談,並與學者見面、對話。有些東西就從斷簡殘篇去尋找蜘絲馬跡,試著做各種推論。
《日曜日式散步者》是導演的第一部記錄長片,他在訪談中坦言:「過去我比較熟悉國外的詩人,這是比較遺憾的,但是也因為接觸風車詩社之後,開始想著從三〇年代到當代臺灣詩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當然現在比較熟悉的還是戰前,但也因此想知道後來臺灣詩壇發展的脈絡。」並將自己的情況與風車詩社做比較:「我自己的經驗其實類似風車詩社,風車詩社透過翻譯認識國外的詩歌,我也不例外。我過去處理當代材料的經驗也非常仰賴翻譯認識從西方來的美學資源。」
4. 影片內容背景
台灣日治時期,於1933年成立的新詩社團「風車詩社」的故事。
風車詩社是台灣第一個提倡「超現實主義」的前衛文學團體,他們大量閱讀法國超現實主義及象徵派詩人的作品,如馬拉美、尚·考克多等人。曾發行過四期的《風車》,風車詩社(Le Moulin)的名稱由來最主要是受到發過名劇場《風車》的影響。
但當時台灣文壇的主流趨勢「殖民地文學」認為書寫人民「異於中央的新奇日常」或「殖民地苦難」,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文學。面對這種「文學是用來反映生活」的文壇主流觀念,楊熾昌等人堅持「要為藝術而藝術」,「文學的想像是絕對自由的」。
風車詩社詩人們詩作特色雖清新鮮明,但也由於在當時過於前衛,不易於理解,招致了不少批評。除了從風車詩社成員視角勾勒當時的文學思潮,電影中也出現了吳新榮、郭水潭等與風車詩社成員同鄉的文人。這些知識份子同樣都住在台南,大家彼此相互熟識。然而透過影片便可以察覺,吳新榮、郭水潭等人與風車詩社成員抱持截然不同的文壇聲音,他們彼此對於「什麼是文學」存在著根本的爭議,楊熾昌還曾因此沒收到文學大會的邀請函,兩派人馬更時常投稿報紙,批評對方。當時文壇主流聲音認為超現實主義的詩歌沒有「時代生命」,只會用華麗的詞藻,寫些看不懂的幻想,是沒有靈魂、空有形式的文學。
二二八事件後楊熾昌和張良典入獄,李張瑞死於白色恐怖,為參加讀書會而獻身隕落,而後接手的蔣介石政府,對日治時期的文化嗤之以鼻,一直到1980年代以後,文學界才開始挖掘日治時期的反殖民文學,但超現實主義色彩的風車詩社存在的歷史卻沒被注意到,於是黃導決定以這部紀錄片深刻挖掘這段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由由洛夫、張默和瘂弦發起的創世紀詩社(三人號稱創世紀鐵三角),詩社成立之後開始出版《創世紀》詩刊,其內容轉向西方現在主義的思潮,提倡「超現實主義」,讓創世紀詩社成為曾經是台灣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現代詩歌文學團體,在1960年代成為超現實主義的集聚地,在1969年一月停刊。
既然在風車詩社之後還是有超現實主義的詩社出現,那為什麼風車詩社這麼少人知曉呢?一方面是語言的差異,風車詩社使用的語言是日文,詩本身又是很難被轉譯的,因此就這樣損失大部分客群;另一部份是在探討日治時期的文學作品時,因為民族主義的作祟,傳統反殖民文學總是會令人感覺有較高的道德價值、且較為容易閱讀,因此風車詩社被忽略是合情合理的。
5. 敘事風格、手法與形式
敘事風格
本片以紀錄片之姿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在整體的時間軸上仍然是按照30、40、50年代的「時間順序」交代「劇情」(據說導演本來想要做一些時間順序上的蒙太奇,但因為覺得現在的觀眾無法接受而作罷),由幾乎找不到發言主體的、詩句一樣的獨白貫穿片中的敘事時間。以「我」作為唯一的發聲身分,隱約可以辨識,有時「我」是林修二,有時是楊熾昌,有時竟也像是一種單純的畫外音,混雜著詩句的朗誦,可看出導演是以「風車詩社」為一群體發聲。
而除了獨白、對白與戲劇重演之外,靠的是強大的剪接「展演」去推動故事前進,我們就像在看劇情片的觀眾一樣,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會有什麼創意出現;前半段的敘事是富有想像力的、故事緩慢而天馬行空,後面歷史與政治的因素進來了,節奏變的沉重、緊湊。與其說是劇本,倒不如說這些安排都像腳本,給每一個畫面的每一個傳播媒介給予註腳,用聲音、影像、文字來說故事。
對於歷史,我們永難覓得全貌。每一個現場重建的鏡頭都是傾斜的,而且都沒有拍到人物臉部,許多影評人把這樣的手法比喻為「考克多的手」,特別加強特寫手部的動作,如翻書、拿書、寫字。黃亞歷在訪談中提到,人的臉是非常強勢的,「不拍臉」原因除了不是詩人本人之外,是為避免以「看見外表」來傳達人物內心的情緒,這樣的手法具有某種「疏離感」,讓觀者跟隨片中故事,一同去找尋這段歷史的真實。
過往在紀錄片當中常常會看到在處理歷史的事件時,不是找當事人就是找相關人物訪談,就像「真實電影」,想要透過訪談過程挖掘出更多真實。但其實某種程度上,訪談代表的是受訪者的視野、受訪者的觀點、甚至是受訪者的情緒,而本片的詩人們都已經不在了,當時的政治環境讓家人其實也不知道這群人在做什麼,因此導演選擇現場重建與戲劇重演的方式呈現。為此,導演做了詳細的田野調查,在紀錄片的倫理限制之下重演都要有憑有據,這也就是紀錄片和劇情片不一樣的地方;本片擁有著大量的戲劇重演,卻相對客觀呈現了當時的情形,剩下的由觀眾自身去感受。
一如黃亞歷所說:「重現」之不可能,也質問了紀錄片對真實的探問。
物件意象
本片道具租的、借的、重製的,多達400件,物件意象的手法在黃亞歷之前拍的短片裡就大膽的嘗試過,那大概就是他的風格。單就看劇情片的時候看到場景、物品考究,甚至要用特效,為了就是讓影片看起來能說服人,但紀錄片幾乎不來這套。
本片的現場重建和戲劇重演,必須要靠物件的考究「想盡辦法」去還原當時的真實,畢竟物件事會因為人而存在、會因為人的擺設、風格、喜好而有所不同,有著物件的特寫、物件的掉落、被風吹動的書,甚至事攝影機運動帶著環顧四周,都是一種盡力再還原現場氛圍、詩人個性的手法。而也由於物件有形狀,不同的物件代表不同的功能、用途、與意義,導演藉由物件做各種聯想、各種蒙太奇。
蒙太奇
1920、1930年代由蘇聯vertov為標誌人物的蒙太奇手法,用在本片相當適合。其經典紀錄片《持攝影機的人》也被剪在片中。先不論風車詩社的詩人到底有沒有看過vertov的片子,這樣的實驗性的手法大膽把「超現實主義」與「電影蒙太奇」做連結,《持攝影機的人》的出現也是那個時代合理的產物,和《日曜日式散步者》一樣都是描寫都會感性的題材。
和劇情片的蒙太奇比起來,紀錄片的蒙太奇多了倫理上的限制,注重歷史事實、考究、不太能天馬行空。導演在訪談中透露,本片的影像蒙太奇與聲音蒙太奇,有些部分是導演「推測」他們當時應該有看過這些作品、聽過這些音樂,而就算他們沒有,這些經典作品也是當代的產物,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時代的真實性」。
影像蒙太奇:
本片的影像蒙太奇素材包括隸屬於超現實主義的畫作、攝影、經典影片、資料畫面、物件、文字畫面。畫作以法國超現實主義的名畫為主;攝影主要取自台灣(如張照堂等人)、日本攝影師的靜像照片,反映當時的環境、文化、政治、思想,此外也收錄攝影大師EAtget的巴黎系列照片;經典影片如《持攝影機的人》、《柏林城市交響曲》、《意志的勝利》、《奧林匹亞》、《安達魯之犬》;文字畫面多是以中文、日文雙語呈現的詩句,往往表達的是一種感受,也避免一直用講話來唸詩,在功能上也適時地扮演推動故事的效果,而其字數時而多、時而少、時而歪斜,在字卡上的排版設計如手工拼貼。
由此可見導演的藝術涵養豐富,他以前人的影像為素材,表達抽象概念外,也推動著故事前進,並重新組構成新的時代影像的敘事組合,使導演自身的觀點與影片相連結。利用單純的影像取代訪談,「呈現」而不「說明」超現實主義給人的「感受」。
聲音蒙太奇:
本片的聲音蒙太奇包括獨白、對白、錄音檔案、聲音設計、配樂。據導演訪談,聲音設計也是經過考證,事實上在當時真的有那些聲音,然而寫實的聲音絕大多數還是用形式的手法製造出來的,本片的聲音設計豐富、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要上畫面更有真實感,同時也是代給我們聯想,「那個時候他們聽到的聲音是什麼樣的感受?」也希望用聲音蒙太奇表達多種意義;配樂以拉威爾的《波麗露舞曲》最令人印象深刻,導演經考究猜測詩人們可能有聽過《波》,並於片中至入此曲。
詩中的影像
風車詩社的詩本身就充滿了超現實主義的魅力,詩中詞語之間的組合有時沒有邏輯可循,談及風花雪月的內容。黃亞歷的音像呈現出如風車詩中一般的魅力,斷續的、沒有規章的,但卻獨特的韻律與美感。詩以文字拼湊影像,要人們使用想像來建構詩人腦中所造的畫面。以下文字舉例引自楊熾昌《毀壞的城市》:
『簽名在敗北的地表上的人們
吹著口哨,空洞的貝殼
唱著古老的歷史、土地、住家和
樹木,都愛馨香的瞑想
秋蝶飛揚的夕暮喲!
對於唱船歌的芝姬
故鄉的哀嘆是蒼白的。』
6. 影片觀點
重新詮釋、觀賞角度
導演在訪談中提到:紀錄片應該保有「未知」,讓觀者在影片中看見並思考「未知」,接受紀錄片不再是扮演傳知者,而是某一種探問「真實」的起點。在將田野調查、口述歷史、資料檔案等吸收之後,重新用戲劇重演、畫面與聲音的組合從頭到尾重新詮釋了一遍。導演不再藉著用他人的口述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一種更加全面性的、自由地對於素材做有創意性的處理。
過去我們觀看紀錄片的習慣,常讓紀錄片扮演著「資訊傳遞者」或是丟一些意識形態給我們,而這部片有些理性又疏離的和觀眾互動,可以做很多的聯想,且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其中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段落令人印象深刻,導演運用畫面、文字清楚交代歷史,而不多做贅述與批判。
真實的叩問
其中一篇參考影評說黃導此作是為一「精神再造」產物。導演透過考究的物件、水果、書籍、資料畫面建構物件的真實性,再利用聲音獨白、音效設計、當代音樂,以及攝影、美術、影片、文字畫面,建構出時代的真實性、社會的真實性;而探究導演觀點,總括其手法及形式,能感受出這部片透過蒙太奇的手法想要追求的是一種精神層面的真實性,不只是在講風車詩社的歷史,而是無所不用其極地還原風車詩社的精神。
之前觀看《夏日紀事》這部經典的真實電影時,其手法是利用訪談、利用受訪者「說」的方式去挖掘出內心更真實的一面,屬於較為感性的方法;而本片將大量的影像、聲音展演,讓我們用「看的」跟「聽的」自行感受真實,是屬於較為理性的手法,也給了觀眾較多聯想的空間。一如導演所言:如果「真實」不可能再現,那麼什麼會是比再現更為重要的事?
7. 影響與突破
從台灣過去的紀錄片發展看起來,如社運紀錄片,大多是採比較真實電影的手法,促成某些社會改革;近年的紀錄片《築巢人》則利用較為直接電影的手法,更深入地描寫一個人內心的真實;而這部片用有點實驗式的手法探討風車詩社精神層面的真實,則提供了真實性追求的另一種做法。
紀錄片發展多元後,如黃庭輔的《指月記》和林泰州導演的許多作品都有做實驗電影的嘗試,而我們認為本片是實驗電影也好、詩意型紀錄片也好,的確是歷史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突破。而值得一提的是,蒙太奇和超現實主義未必有絕對的關連,但導演在操作上把他們兜在一起,反映的是風車詩社詩人立足在地、視域卻貫穿東西方的文化影響。
8. 結語與謝辭
林恆旭:
以這篇小論文作為一學期課程的結束,如果說這篇小論文有什麼遺憾的地方,就是希望我能都在多看幾遍吧!回想半年前的我對於紀錄片什麼都不懂、看過的片子也沒幾部,但這門課過得實在有夠充實,讓我現在對於紀錄片已經有些sense;在這裡要特別感謝我的組員丁唯薰,以往要分組的時候我總實害怕會不會被別人雷到、或是我去雷別人,因此很感謝丁唯薰這一學期的包涵,每次的討論都會有新的想法彼此被激盪出來,覺得這真是一個優質的討論!
另外謝謝這門課的同學,不知道是不是會來修紀錄片的同學人都蠻好的,很感謝同學給的意見和鼓勵;最後感謝老師這一學期的照顧,每次的影片分析我都覺得很精采,老師也總會回答我一些很奇怪的問題,讓我覺得這一門課真是舒服!
丁唯薰:
整部電影使用實驗性的音像配合,沒有固定型態的聲音組成造就了它特殊的「音樂性」。在電影當中收入許多存在於大環境中的聲音,這些聲音就像在組構一個人類文明的世界,人群聲、器械聲隨意地拼貼在一起,複雜而龐大。電影中結合許多超現實主義作家作品、歷史照片作為圖像,表示人物內心世界抽象意識的流動。導演在畫面上的處理多使用剪輯,搭配聲音在音像上呈現出片面的斷裂感、拼貼感,也就是所謂的「蒙太奇式」剪接,但對於整體情節的推進,影音依循情節的敘事脈絡拍攝、剪輯、組構,又相對製造出如水流般的流動感。此種特殊的表現手法,將抽象與具象以「音畫交合」的方式汲成特殊集合,在這部電影當中觀者可以同時感受外在世界,以及人類無邊無際的內在發想,在紀錄片當中相當難人可貴,也為紀錄片本身締造了不落俗套的風格。看完日曜日式散步者我真心感到滿足,因為之前因緣際會之下得以認識風車詩社,沒想到不久之後就有人把這段歷史翻拍成電影,而且是以與詩人致敬的方式呈現。此外也很感謝組員林恆旭,從他身上我學習到非常多,每次的討論都可以多聽到,且激盪出許多不同的想法!
9. 參考資料
- 《日曜日式散步者》影片
- 《ACT藝術觀點》雜誌–黃亞歷訪談:這本雜誌裡面的訪談是所有訪談資料裡面最完整的。
- 《日曜日式散步者》上下冊書籍:這兩版書不但提供了很多歷史資料,也邀請多位學者、專家、影評人從各個角度去分析,非常有深度!
- 【Taiwan Docs 回顧系列專文】紀錄片如何「再政治化」——2015 至 2016 年的臺灣紀錄片文/陳平浩
- 【Taiwan Docs 回顧系列專文】2016臺灣紀錄片年度觀察:紀實之後的轉向與回歸文/孫松榮
- 蔡崇隆Facebook心得文
- 日曜日式散步者Facebook粉絲專業
- 文學的日蝕影像:《日曜日式的散步者》的物影像與詩時間文/龔卓軍原文刊載於藝術家2016年5月號:這篇文章很深奧,講了一些時代與文學作品的連結。
- 時間不輕易繞路,卻也從未善待過誰——專訪《日曜日式散步者》導演黃亞歷:這個訪談太棒了!
- 專訪《日曜日式散步者》導演黃亞歷/詩與電影,詩的電影文/謝璇:這個訪談探討蠻多技術層面的問題,是個很棒的文字訪談!
- 【TIDF】台灣競賽導演專訪:黃亞歷《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的幻夢歷史採訪、撰稿:林嘉玟、黃家琦:這個訪談也很不錯!
- 【影評】敘事的負片:實驗電影(二)夢與廢墟—記第三十三屆金穗獎實驗電影陳鼎貳
- 電影‧實驗電影 待以名之的事物同喜文化
- 《日曜日式散步者》——記玫瑰色新世界,台灣最早的超現實主義詩人們文/顏昀真(台灣文學工作室成員):這篇文章對於風車詩社的描繪很棒!
- 毀壞的城市、臨終、秋之散步:風車詩社詩選五首
- 【Youtube影片】林泰州作品集
- 創世紀詩社 – 台灣word
- 現代詩派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