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105期末小論文:《築巢人》 敘事觀點、技術與製作倫理分析


紀錄片歷史與美學 - 期末小論文 
《築巢人》敘事觀點、技術與製作倫理分析 

哲學四 黃凱薈

1研究動機和目的
研究的動機和目的,說起來其實非常庸俗,這是修習蔡崇隆老師的紀錄片「歷史與美學」課程的期末報告。由於修這門課的同時學生本人也正在拍攝自己的畢業製作,學習紀錄片製作的過程中雖然觀賞過不少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作品,但老師要求我們選出一部影片來作為參考和仿效,我卻絞盡腦汁想不出來。
拍攝特殊疾病、特定族群、特別的處境的紀錄片有很多,紀錄片導演將這些「特殊」之處交待清楚,算是基本的工作,但是要讓紀錄片觀者感同身受、身歷其境,進而思考更多更深層的事物,才是功夫。我在這一系列的課程中最後觀賞的一部片給了我這樣的經驗,於是我希望以《築巢人》這部片的分析作為期末論文的主題。
沈可尚導演在《築巢人》這部紀錄片之前,已完成《遙遠星球的孩子》。在一次訪談中他曾提及,完成《遙遠星球的孩子》後仍覺得,有一個讓觀眾真心同理的部分尚未完成。他希望《築巢人》完整「同理心」的部分,觀眾在「參與」這部片的過程中,同理心直接地感染給觀眾。而這個直接的感染,也就是直接地呈現寫實,甚至是一種殘酷的寫實,這又牽扯到了身為導演/作者應該站在什麼位子的倫理問題。
希望能夠藉由分析導演的敘事觀點、攝影和剪輯技術,以及製作倫理上的問題,完成期末報告的同時作為參考和借鑒。

2研究對象
紀錄片《築巢人》
導演:沈可尚
影片時間:54
出品年份:2013
內容大綱:片子主要講述父親和自閉症兒子的相處狀況,以及父親的內心狀態。兒子,30歲。卻像13歲的孩子。甚至更自我,天真,更無法捉摸。父親,50歲。得同時扮演許多角色,才能把這個巢撐住。





3敘事觀點分析
觀點,觀點,其實接觸紀錄片的幾年下來,我還是不太明確地知道什麼叫做觀點。觀點是一種立場嗎?近來的理解讓我頓悟到,觀點不是立場,導演在紀錄片中呈現觀點,不一定是表明特定的立場。約翰.葛里森(John Grierson)對於紀錄片下的定義是「對真實的創造性處理。」那麼,觀點大概是不同導演採取的不同方式的創造性處理?或是導演如何看(但不一定要選個立場站著)這個局?

3.1導演理想中的紀錄片
沈可尚導演認為紀錄片作為電影的一種,應該是「節制的傳遞部分的訊息,讓觀眾去建立整體的感受」。
沈可尚導演在一次訪談中提過,他非常排斥在紀錄片出現掉眼淚的場面、吵架、摔東西這些能夠輕易煽動的場面,他認為紀錄片應該小心翼翼地使用可能會煽動觀眾情緒的素材。導演理想中的紀錄片,觀眾不應該是坐在熒幕前被操弄情感,你要我哭我就哭、你要我笑我就笑地接受支配,而是要從這些節制的訊息裡去主動地拼湊和思考,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感同身受,從而達到同理的效果。
多數描寫特殊小孩的紀錄片,會企圖強調照顧者的坦然接納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轉化為激勵人心的正面力量;又或者,因為特殊小孩的疾病或缺陷以及困難,一定得相對地找出值得被外界肯定的特殊才華,藉此定義生命的價值。這種敘事邏輯是主流的價值觀,也許也是主流的方法,但沈可尚導演顯然沒有採取這樣的敘事。導演和攝影的視角並不溫情,比較採取一種殘忍直接的,冷靜凝視的位置。
如前文提到的,沈可尚導演完成《遙遠星球的孩子》後,希望《築巢人》完整「同理心」的部分,觀眾在「參與」這部片的過程中,同理心直接地感染給觀眾。這部紀錄片節制地給觀眾直接面對家中立夫叫囂吵鬧的聲音,父親的無奈和「沒有偉大性格」,這種節制,使得這部片不是煽情濫情讓觀眾看好戲,而是讓觀眾在疑惑和忍耐承受這些衝突和叫囂中,體會立夫與爸爸生活處境和氛圍,從而發生同理。




3.2導演如何看這位父親
導演在某次訪談中提及,這部片原初是想要記錄立夫的創作,立夫爸也以為導演想要做一部自閉症天才藝術家的紀錄片。但經過一段時間地蹲點拍攝後,他不得不對自己坦誠,立夫的摺紙和繪畫創作並不是非常出神入化,沒辦法再引起導演的興趣。
拍攝的過程中,立夫的爸爸總是不停地回家煮飯,但自己卻吃不下;等到立夫吃完飯去睡覺後,鴻棟(立夫爸)總是邀導演一起到樓下吃麵,兩人談天。吃完上樓之前立夫爸總會開始抽煙,彷彿一種儀式,儀式結束後就要回家面對現實。導演因著跟立夫爸的相處,對於這個父親面對的親情的負累有了深刻的感受,於是慢慢將鏡頭轉向拍攝這個父親。
英文片名A Rolling Stone,是來自希臘神話的一個故事。神祇們處罰薛西弗斯,叫他不停地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去,由於它本身的重量,巨石又從山頂上滾下來。用從事徒勞無功和毫無希望的工作,來處罰薛西弗斯。導演在片名中隱藏了他看待這個父親的一種觀點或看法,導演眼中的立夫爸爸就是一個每天持續抱著期盼,同時深知這個期盼有他的局限,一種反复而徒勞的,「無可逃脫的不斷期盼和局限的」工作。

4技術分析
4.1攝影技術分析
全片攝影主要採取一種冷靜、不煽情、不同情的距離感。在外拍攝父親上班、騎腳踏車、搭車、帶旅行團、買菜、與兒子出遊時,攝影機位置拉得較遠;在家中,父親煮飯、立夫起床刷牙、獨處自語、吃飯、慶生、兩人溝通爭吵,攝影機靠得很近,給觀眾一種正面迎擊立夫隨時爆發的感覺。
片中父親的主要訪談令人印象深刻,罕見的完全側面構圖,西裝筆挺的父親談及自己的內心矛盾,講述自己沒有偉大人格,有時也會想要放棄。觀眾猶如從旁窺視一個父親剛毅體面的外表之下,隱藏在內心的深沉無奈。導演必定需要成立對這位父親的一種觀點,才會在主訪談中安排側面的攝影機位置,去捕捉這種從旁窺視的感覺。









片中父親到馬來西亞沙巴出差的片段用幾個小段的影片,從父親坐在車窗邊的輕鬆笑容、餐廳慶生父親燦爛的笑容、到水中悠遊,鋪墊的配樂營造出一種如夢似幻的氣氛。水中悠遊的父親這個段落的水中攝影也令人印象深刻。

4.2剪輯技術分析
《築巢人》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片頭開場,客廳堆滿雜物的空景,利用聲音敘事,突如其來吼叫和聽起來快要出人命的叫囂聲音,觀眾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這是誰?誰在叫?發生了什麼事?」的驚嚇和疑惑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把立夫吼叫的畫面聯合聲音一起放進來,觀眾或許就會很直接地對發狂的立夫立即產生負面的印象,覺得他是有問題、有錯、亂發脾氣的。剪輯上在影片的一開始給觀眾製造了一個疑惑,觀眾接下來在影片裡,需要主動地找尋和蒐集資訊,去拼湊這個「這是誰?誰在叫?發生了什麼事?」的答案。
這部片片中是父子日常的家中相處,以及到父親陪同孩子立夫到戶外搭車、走路、找蜂巢、寄居蟹帶回家,沒有驚天動地大事發生,沒有朝著某目標邁進的交響樂高潮,等在前方的,沒有競賽、沒有錦標、沒有歡笑淚水感恩。台灣近年出現多部熱血勵志的院線片紀錄片,例如《不老騎士》、《拔一條河》、《一首搖滾上月球》,但《築巢人》這部片顯然與近年的主流路線故意地反向運作,剪輯中完全不去強調立夫的才華,反而讓訪談中父親說出自己並「沒有偉大性格」以及偶爾想要放棄和逃避呈現出來。
這部片並沒有一個旅程或是一個目標那樣清楚的故事軸線,片中出現的事件,例如慶生的事件,所出現的衝突也總是突發斷裂的,沒有原因和結果,這使得我們無法用習以為常的「是非對錯」去評斷一切,正如立夫突然在蛋糕前生氣、起床準備穿內褲、對著鏡子揮拳,以及大起大落情緒,沒有來由,難以預測。慶生的事件裡,導演企圖放大的情緒,也擴大了觀眾的感知,能夠更進一步的去感受這位「遙遠星球的孩子」,還有身為父親的努力與無力,更接近他們生活的真實狀態,以他們原來的樣子去認識他們。
「我可能考慮把他送走,我沒有能力啊,我放棄可不可以,讓你繼續選擇你的人生,有種你對付那些人阿,廢物。有時候,一刀給他,一了百了。」影片結尾與開場一樣突破了影像敘事,在聲音敘事上有了精心的安排。父親往幽暗的山坡上行走的背影,墊著配樂,加上父親的無奈旁白,最後以立夫的吼叫加上後製迴聲作為收場。在片尾,導演不採取任何溫情呼喊,而是展現了對於父親猶如「薛西弗斯推著巨石上山」的比喻,算是對於父親做了一個非常主觀而沉重詮釋行為。
全片的剪輯主要打破了影像畫面敘事為主的剪輯形式,對於聲音的運用有很多突破性的安排。片頭和片尾都採用聲音說故事的方式,片中也有多處將非當下的聲音巧妙的與畫面呼應。剪輯上從開頭給觀眾拋出一個驚嚇和疑惑之後,片子讓觀眾在其中蒐集資訊拼湊自己的答案,再用一個富有張力的結尾為這位父親的生命下了一個沉重的詮釋。

5製作倫理分析
倫理討論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這部片經過四年的蹲點拍攝,導演如何心安理得地取得素材,並且讓這些素材能容經過篩選和詮釋成為一個故事。拍紀錄片不單純只是一項工作,而是與被攝者、與身為創作者的自己、與觀眾一種複雜人際相處學習,也是與現實相處的過程。
導演也在幾場訪談中提到本片的試片經歷。「我有攝影機,我很powerful,我可以詮釋你,而我的確詮釋了,現在請你來看」,導演沈可尚在完成《築巢人》的剪輯後,邀請立夫爸爸來試片,這個就是導演面對紀錄片製作倫理的關鍵時刻了。
「我的兒子終於要被世界看到了!天啊!他將成為偉大的藝術家。我和立夫相親相愛,我是一個優秀的父親」,立夫爸爸走進播映室以前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的。但是看完之後,發現自己的脆弱和最不堪的一面全都被呈現了出來,立夫爸爸一開始無法接受也無法理解導演這樣的行為,但在導演請立夫爸爸再看一遍,並且敘述自己的為何這樣處理之後,立夫爸爸最終接受了沈可尚導演的處理方式。
什麼是真實?真實當然是有好有壞的,但是被攝者很有可能不想自己生命的壞被赤裸的攤開。紀錄片導演握有詮釋的權力,如何解決可能對被攝者造成傷害的倫理問題,我認為關鍵在於互信和溝通過程。立夫爸爸是一個六十歲的男人,對於一個年輕導演的處理,其實很有可能擺出一副「你這個年輕人真不懂人情世故!」的態度全盤否定,而立夫爸爸最終卻能夠接受自己的生命被這樣詮釋處理,關鍵還是在於拍攝過程中對於導演建立起的信任關係。

6結論
《築巢人》的導演沈可尚,是台灣少數能夠横跨劇情片、紀錄片、實驗電影、以及商業廣告等多領域的影像創作者。在完成《遙遠星球的孩子》這個教育意義為導向的片子之後,對於觀眾是否能夠因著這樣的功能性的影片產生真正的同理心保持懷疑,於是開始拍《築巢人》希望完整「同理心」這個部分的想法。在《築巢人》之中,沈可尚導演節制的傳遞部分的訊息,讓觀眾去建立整體的感受,來達到讓觀眾對於自閉症產生真正同理。
從影像和聲音剪輯的巧妙運用,讓觀眾未必直接地看見聽見,但能夠拼湊出他們的生活氛圍。他們生活的城市、爬山、找蜂窩、找寄居蟹的生活去處,穿內褲、刷牙、打遊戲、煮飯、吃飯、慶生等等生活日常事件建構對於立夫的理解。觀眾不止停留在被動地被操弄情感,而是主動地建立自己對於自閉症患者的家庭生活印象。
整體而言,《築巢人》的重要成就在於開拓了對於「認識」的想像。《築巢人》的紀錄片製作方法開拓了一種新的「認識」一種疾病、一個族群、或者一個人的方法,就是平凡、平等、不偉大的,觀眾需要主動蒐集線索,需要忍耐和承受,需要花時間慢慢理解的一種「認識」方法。



資料來源
天下雜誌:《築巢人》──脆弱的堅強/ 林木材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18/article/957
築巢人:好希望再驚世駭俗一點/陳樂融
http://www.nownews.com/n/2014/01/05/1079027
《殷瑗小聚》築巢人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H_z3Ck6LeQ
《殷瑗小聚》築巢人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cR2Nygck
中興大學的演講:沈可尚談《築巢人》的創作歷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wYIMLr5l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