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期中小論文:《公民不服從》、《太陽花學運(議會佔領24日紀錄)》

403335030 傳播一 張遠升

  主權在民,國家主權歸全體人民所有,政府應由人民產生並服從人民的意志。然而當今台灣,所謂「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個理念開始走向日暮的結局,我們所擁有的公民權利逐漸被剝削,國家不再聽取民聲,賦予言論自由的保障開始崩解、異議被消音、抗爭者被架走,反對聲浪不被允許,我們只能服從……?!

一、內容大綱
  這次選了兩部紀錄片,所要探討的主題即是人民為權利的鬥爭。一部是日本NHK電視台為台灣民主史上象徵性的一頁─〈太陽花學運〉所製作的紀錄片,另一部是導演陳育青歷經五年所拍攝的紀錄片─〈公民不服從〉,兩部皆紀錄了台灣人民為公民權利奮鬥、抗爭的過程。
  太陽花學運(議會佔領24日紀錄)
  三月十八號,立法院外聚集許多學生,抗議國民黨立法委員對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輕率地執行審查程序;之後學生趁著警員不備,進入立法院內靜坐抗議,接著突破警方的封鎖線佔領立法院議場。之後,許多學生與民眾聚集在立法院表示支持。整起事件在社會上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對台灣人民以及政府影響極大。本紀錄片是日本NHK電視台利用四十幾分鐘的時間紀錄了太陽花學運完整的始末,由外人的觀點來看這場佔領立法院的學運,分析學生以及民聲怎麼匯成洪流,怎麼逼得執政當局在街頭思索決策。
  公民不服從─
  2008年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那場被稱為「紅色戒嚴」的風暴,震懾了台灣社會,隨著時間流逝,這幅集體記憶的圖像在大眾心中逐漸模糊遺忘。當台灣人自以為身在一個「民主國家」時,這個社會的民主其實在倒退的。導演陳育青紀錄了一群遭到政治受害的民眾,不懈地透過司法訴訟、公民教育、社會運動來抵抗民主倒退,爭取公民不服從的權利,以及國家權力對公民權力的進逼,並思考「服從」教育的問題。
二、紀錄方式與拍攝手法
  太陽花學運這部紀錄片,是日本NHK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的角度具有客觀性,日本記者實地到達台灣的立法院採訪,並且訪問了學運領袖─林飛帆以及一些參與學運的民眾,根據製作目的來區分,算是一部公共事務紀錄片或者是報導型紀錄片─由新聞記者針對公共服務事務進行深度調查。而這樣的模式如果依照尼寇斯創意美學的分類來看,則是一部互動模式紀錄片─強調拍片者與片中人物間的互動。影片中,旁白客觀闡述24天的佔領行動,非常詳細地紀錄事情始末,然而這部影片沒有訪問官方的內容,只有當局一些資料影片,可能少了點雙方的觀點。
  而公民不服從這部片,是導演陳育青一部具有批判性的紀錄片。在影片當中,導演擔當旁白的角色,為內容闡述自己的觀點,在尼寇斯的創意美學分類當中,是一部展演模式紀錄片,作法完全採取喚起、感動那些尚未清醒的人民,排斥客觀的想法,強調拍片者自身與片中人物相互關係中的主觀和表現層面。與其他電影的不同的是,影片更強調對觀眾的情感與社會衝擊力。為敘述事實運用各個資源鏡頭,例如:警方的監視影片、新聞報導畫面、訪談其他行使自己公民集會、言論自由,卻遭受警察執法過當,慘遭傷害的民主鬥士、以及紀錄自己遭受到政府不當地迫害,進而向國家申訴之影片,許多具有影響力的衝突經過完整地呈現在這部影片當中,在喚醒大眾民主意識的層面,有很大的影響效果。而在紀錄片中,有一部分片段是很具有象徵及戲劇張力,導演在表現法庭審判的手法上,使用了充滿巧思的類戲劇手法,呈現法庭的沉悶與荒謬,雖然曾受到觀眾的挑戰,指責她太過主觀,缺乏平衡報導,但仍是個擁有想法的批判象徵。
  根據理論家基爾本與伊佐德所認為,這些紀錄片模式之間的差異在於它們各自再現被攝者的不同方式。太陽花學運,這部報導型紀錄片在焦點處理上,比較是放在事件上,因此被攝者並非敘事資訊的動態中心,他們不是主角而只是見證人;而公民不服從,反身模式紀錄片中的主持人則不只是訪問者或評論員而已,而是一位具有自己觀點的「人物」,他時常帶有批判、諷刺的眼光來拍攝紀錄片。
三、議題
  這兩部紀錄片其實都在表現出人民的吶喊,一股面對國家帶有批判性意識的聲浪,重新喚醒社會大眾,讓普通百姓自覺自己國家原本所給予的公民權利日漸消長。
  太陽花學運,是一場影響台灣社會以及兩岸關係,具有歷史性的運動。就對學生來說,這起事件讓許多埋頭於書本,空讀那些文字教材的學生,親身學習了公民,一堂活生生的公民課,社會參與不再只是課本上的一個名詞,在二十歲投票前,我們早已達成具有意義的實踐。而這部紀錄片,透過日本人的觀點,同樣面對中國的崛起,同樣與大陸為鄰,同樣受到軍事上的威脅,同樣有著釣魚台領土糾葛情結。日本人希望參考台灣人的思維,透過紀錄片的拍攝表達出來。影片指出了一些令人憂心的問題,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中國的壓力,迫使台灣被邊緣化,在這個經濟交流發達的世界。為了經濟發展考量,台灣開始進行兩岸經濟交流,然而經過了這幾年,台灣面臨到嚴重的問題,那便是過度依賴中國的經濟,許多台商為了中國廣大市場,陸續遷廠,造成台灣開始步入經濟窘境。或許在簽訂服貿協議前,政府應該要跟人民多元交流溝通,思考一些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我認為例如:旺旺中時這個媒體,已被中國政府相當地控制了,而在簽訂協議後,會不會這樣的狀況會更加惡化,這個議題有待討論。
  公民不服從,這部片強烈地批判現今的政府,嚴重地侵犯人民的權利,所謂的民主已開始倒退車了。從影片中可看到抗議民眾被警察不當對待,原本身為人民保母的警察轉變成人民公敵的警察,「服從」的意義開始被拿來思考,當人民的權利被剝奪時,其實這個國家的公權力也同時喪失了。如今,政府控制媒體、阻止媒體,讓許多民眾安穩地認為自己的國家是相當民主的,媒體已開始走向政府洗腦的機器,民眾不能再繼續當一般的資訊接受者,那些腦袋清晰者請善用自己的話語權,是時候讓政府聆聽那些憤慨人民的咆嘯了。
四、心得

  太陽花學運發生時,我就讀的高中(成功高中)位在立法院旁,整起事件完全就在我身旁爆發,人民的吶喊從窗戶外傳入,我依稀記得我當時看到新聞的震撼與疑惑,為了瞭解這起事件的原因,我與幾位同學上網搜尋了許多資料,而心情從疑惑轉變成憤慨,儘管當時是在準備指考期間,我們仍隨時追蹤學運的即時情況,並在放學時背後支持這項運動。一堂活生生的公民課完全映照在我的生活當中,學校的公民老師還對於當時的話題進行討論,面對兩岸的經濟,我認為簽訂服貿對台灣有利有弊,無法給個結論想法,但是台灣過於依賴中國的問題,我覺得我們應降低台商到中國的投資,政府做些經濟的措施,鼓勵台商留在台灣並加強發展,改善目前經濟窘境。現在執政政府的民調,已跌落谷底,人民經過太陽花學運以及許多事情的爆發,對於政府早就失去了信心。面對這樣的現狀,人民醒了,政府仍然沒有覺醒,面對失去民心的政府,我只希望社會大眾能多個頭腦清醒的人,為台灣的未來注入具有意識、生命力的活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