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期中小論文:《羅傑與我》、《麥胖報告》

鄭皓云 602546006
一、前言
此次觀賞的紀錄片來自於Michael Moore的《羅傑與我》(Roger & Me,1989)以及Morgan Spurlock 的《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2004),選擇這兩部紀錄片來做為比較的主要原因在於,兩部片的導演在主題上都一致地將槍口舉向美國的大資本企業:GM通用汽車公司以及麥當勞,並且都是較為左派的紀錄者,因此,從以上的共通點,我想以此為立足來探討及分析這兩部紀錄片在導演觀點、結構、攝影剪輯、旁白配樂。

二、導演觀點
從觀影者的角度來看,這兩部片其實都類似於「探索式紀錄片」,在影片開頭兩部片都以「我」作為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並點出了導演本身的創作目的,《羅傑與我》Michael Moore以身為Flint的居民角色,去追蹤通用汽車公司總裁,並欲詢問他對於工廠倒閉導致大量鄉親失業的感想;《麥胖報告》Morgan Spurlock以身為美國名列前茅最多胖子州的州民身分,看到兩名肥胖女性向麥當勞起訴造成他們體重暴增的案件,決定去實驗連續30天吃麥當勞會對自身造成什麼結果,在兩部片裏頭,創作者都是依循著主題去做探索及假說的推倒,看似在過程當中任由突發事件來引導影片發展,但其實,兩部片的導演對於自己影片的結尾似乎已了然於心了,因此,兩部片可以說是包裹著探索式紀錄片的外皮,實則都含有強烈的左派導演觀點,並在影片當中對於大企業的嘲諷可說皆是不遺餘力。

三、結構
兩部片在架構上較偏向以「說故事」的形式,也就是三幕劇來呈現素材,舉《麥胖報告》為例子來說,導演也就是主角一開始便拋出議題,如果連續30天都吃麥當勞會如何?這時便會開始產生延遲(30天後會如何?)、阻礙(到第九天,導演開始身體不適且嘔吐)、懸疑(究竟真的會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害嗎?),透過這些方式引導觀眾進入劇情,而以這種方式來做為建構結構的作法在這兩部片來說,我認為是很聰明且有趣的選擇,因為在議題上,左派的議題通常都讓觀者會有沉重觀感,但以說故事的方式能將議題在一開始給高高懸掛起來,使觀者藉由劇情的推進,一步步地更接近議題核心並得到反思,進而成功達成導演目的。
除此之外,兩部片在建構導演觀點的論述方式有些異同,相同的是兩者在證據呈現上都採取長期追蹤的方式:《羅傑與我》Michael Moore對於驅逐房客、剝兔子維生的婦女、觀光計畫等議題的長期追蹤;《麥胖報告》Morgan Spurlock以自身作為標的為期30天的實驗追蹤,都企圖以經驗主義的觀點來呈現證據。
差異部分在於陳述評論的方式,《羅傑與我》採取大量資料片的方式作為配合評論的影像,放置了電視、廣告、新聞片段……等客觀的資料作為證據式剪輯;《麥胖報告》在證據式剪輯上則運用較少,主要以大量的訪問醫學專業人士、路人、肥胖者來呈現觀點,在訪問當中也不時插入攝影師及導演和被訪者的互動對話,因此對比《羅傑與我》,《麥胖報告》則會讓觀者有是否陳述上過於主觀的道德疑慮。

四、攝影剪輯
如之前所提到的,此兩部片是包裹著探索式電影的外皮,因此在剪輯上都有著一個完整的結構「開頭-中間-收尾」,也就是提出假說,推論,最後推翻假說與否的這段過程。
拍攝上,《羅傑與我》的採訪者是導演,攝影師另有其人,旁白也皆來自於身為採訪者的導演,在角色的分工上十分明確;但《麥胖報告》中,導演主要是採訪者,偶爾攝影師有時也會加入與受訪者的對話,相比《羅傑與我》,似乎更接近真實電影的手法,且由於30天的追蹤需要貼身紀錄,有時導演也會擔任攝影者的角色,自持攝影機拍攝,並且對著攝影機自言自語突如其來的身體不適,就拍攝手法上,的確塑造出讓觀者親臨其境的氛圍,似乎更明顯感受到主角的恐慌及痛苦,但卻有稍嫌造作的疑慮。
剪輯上,由於《羅傑與我》在證據式剪輯上運用比例適宜,讓觀者能適時在導演主觀陳述下有客觀證據參考,因此較有說服力;相對地,《麥胖報告》在大量訪問的剪輯中,似乎都剪取對既定結論推倒的有利言詞,例如找到極端愛吃愛當勞的大食客作為訪問對象、街頭訪問路人是否愛吃麥當勞,但剪輯的全是喜愛吃麥當勞的人士、冷嘲熱諷麥當勞的進食過程,採取的剪輯立場都太過偏頗。

五、旁白配樂
兩部影片在旁白上的運用手法十分相近,都是以第一人稱立場,並且隱約帶有受害角色的投射在,因此在情緒的煽動上兩部影片皆十分出色,讓觀者較易能親近創作者的論點,並被之說服。
最後,在配樂上,《羅傑與我》的配樂會根據劇情的揭露選擇對應的音樂,例如被解雇員工回家後聽到由海灘男孩演唱的Wouldn't It Be Nice,對比慘澹的解僱員工形成嘲諷的反差,在配樂選擇上是有策略性存在的;《麥胖報告》的配樂選擇則是純粹在譏笑及反諷麥當勞,例如:
“Super size, super size.
The American way.
Getting fat, getting broke
Either way you're gonna pay.”
因此,在配樂上,《羅傑與我》的配樂是順著劇情的情緒走的,但《麥胖報告》卻過於情緒化,有干預過甚的意味存在。

六、結論
觀看完這兩部紀錄片後,最深刻的感想在於紀錄片的確是一種導演對真實的詮釋,以《麥胖報告》來說,許多觀者批評其過於主觀、片段,不是一部好的、忠實的記錄片,但對我來說,它的確是真實的一部份,導演的目的在最後其實也重申了一遍:「誰會真的每天三餐都吃麥當勞啊?但真的還是有人這麼做!瘋狂的不是我這個實驗,而是為什麼大家不放棄那些巨無霸的速食?大企業為什麼不放棄?因為他們效忠的是股東的利潤,不是你的!」

以《羅傑與我》來說也是,或許劇情看來,導演一昧地將大量失業勞工一事去向通用總裁追究太過天真,且始終將鏡頭對焦在Flint這個小區塊的事也太過狹窄,未觀全局而論,但導演的觀點或許只是在藉由追尋這個小事件當中,去引發人們對於資本主義的反思,在我們認為必然的社會結構變動下,被隱含犧牲的勞工階級也同時是美好經濟藍圖下一塊血淚的事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