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期中小論文:《49 up》、《14 up》

廖碧梅
壹、前言

  這次選擇的紀錄片是由Michael Apted執導的濃縮人生七年系列之《49 up》及《14 up》,對這部電影有興趣因為之前看過劇情電影《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大家的主題都圍繞主角的成長、個人生活及隱私等,而如果紀錄片不可以操弄主角的人生,很好奇這部紀錄片會用甚麼手法及表達方式去吸引觀眾。

  劇情電影《楚門的世界》中主角以為自己跟其他人一樣,都不太清楚及掌握自己及別人的際遇及人生,事實上劇中所有人都比主角更了解他的人生,因為他們以收看電視節目的方式窺看男主角的生活,知道他所不知的事實。甚至安排節目希望他面對的際遇,當中全視者的角色可以由電影內飾演導演的演員擔任。而紀錄片因為每7年追蹤拍攝14位主角的生活,所以導演跟地球上所有人一樣不可以預知主角的人生,亦不知道紀錄片的走向。到底導演如何處理隱私以及影片的播出對主角人生的影響這類問題呢?


貳、正文

  《49 up》及《14 up》除開頭及結尾介紹電影由來及目的時有純音樂作為背景,都沒有加插其他音樂。整部電影一開頭就已經被定了調,提到命題,指出製作因由是自1964年起每隔7年拍攝14位主角的生活,以瞥見2000年的英國,切入點是上層、中產及基層階級的小孩的相同與不同。旁白的角度是「我們」(we),即紀錄片的製作人。兩部片基本上以訪問及對話支撐整部電影,導演的提問亦會在紀錄片內播出。訪問以個別及分組的方式進行,視乎主角之間是否認識對方。因為人生際遇各不同,各主角除被問及相同的,亦有獨立的問題。《14 up》較少播出導演的提問,問題的相似度較《49 up》的為高。兩部片中主角的往事都以訪問去表達,沒有重演的部分。

  《14 up》整個紀錄片以話題分割成不同段落,如升學、對國家的感覺、興趣等,而非以人物為分割。而《49 up》則以人物作分割,講故事的結構是每介紹一個主角都先播放7歲時的黑白紀錄片,加上人名字幕然後是對話或只剪接受訪者的回應。有時播放不同年紀的主角對某一主題的回應,以表達這部片對那話題的追蹤。《14 up》更似各主角之間的比較,導演先問一個問題,再播出各主角的回應,彷彿14歲時,我們應該都面對差不多的問題及際遇,差別是答案的不同。《49 up》時,問題都不同了,有人要平復離婚後的情緒,有人根本還未結婚。

  《14 up》對一些主角有鏡頭拉近的特寫,效果是應該詳細地了解某些提問,而且人物的面部表情成為焦點。該片提及製作人因為想知道各主角之間的互動,所以7歲時舉辦一個派對,第一次因為紀錄片的安排把來自不同背景的他們聚在一起。《49 up》講到SimonPaul小時候都待過「兒童之家」,電影把Paul從澳洲帶去與Simon會面,而在他們21歲時,亦播出讓他們會面的情形。如果沒有紀錄片的安排,SimonPaul並不打算聚舊,便有操弄人生際遇之嫌。這個疑問基於李道明(2013指出紀錄片那創意性處理或戲劇結構有個重要的「約束」(constraints)觀念,即「紀錄片的素材,無論經過多少操弄或重建,都必須在電影製作過程之外曾經真實的發生過,被紀錄片工作者在研究階段見證過。」

  因為拍了紀錄片,其中一位主角Tony被發掘而踏入娛樂圈。紀錄片的播出,其實亦令各主角感到不同程度及方面的影響,導演亦在片中問及這方面的問題。與很多單一集的紀錄片不同,系列紀錄片不是假設主角面對一些影響而作出內心剖白,而是因為追蹤系列當中較早期的影片確實被收看而對主角產生影響,於是以訪問主角的方式來靠近及建構他們的內心真實。所有人都知道現在正在拍攝紀錄片,包括不願意出鏡的主角親友。各人會討論對於紀錄片的感想,以及觀眾的評價及目光。電影播出這類議題,其實很合乎觀眾心目中對紀錄片的認知,李道明(2013)提過「最根本的假設是文本的聲音與影像在眾人共存的歷史世界中有其根源」,觀眾「相信在銀幕上被再現的歷史世界的真確可靠性(authenticity)」,於是觀眾亦會相信各主角的人生會因為出鏡而受其他人影響。換句話說,如果觀眾懷疑電影人物生活的真實性,便會懷疑主角剖白的適當性。

  《14 up》時三位主角Andrew, JohnCharles說不知道這部片的意義,認為自己不具代表性,亦怕成為某一種的刻板形象(stereotype)。《49 up》時另一位主角Jackie同情自己及其他主角,認為導演問了不該問的問題,她說出被訪問的人其實並不可以控制及阻止導演去問或不問某些問題,去或不去涉足某些領域,而且導演可以用自己的認知去塑造受訪者的形象,她對此反感。Suzy自認不是很有自信的人,亦不喜歡被數百萬人指點,為觀眾認為會知道她有何想法而反感,7年後不太想參與拍攝。Nick則認為這電影對於他及其他人都是重要的,但並不輕鬆,接受訪問亦帶來情感上的疲勞,甚至要假裝成沒有其他人在收看節目。

  整部紀錄片的主題很著重探索的概念,內涵是窺探人生中的未知數。因為導演不應該亦沒有如劇情電影般偷拍主角的日常生活,而且設法阻止主角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主角必然要面對紀錄片的拍攝及播出對他們人生造成的影響。其可算是以真實電影的手法去表達主角過去7年的經歷,而不是每天緊緊跟著一起生活。整部電影是紀錄片而非「紀錄文件」或「純毛片」,會對「證據與見證(evidence and witness)」作創意性處理。而根據李道明(2013)的分類,可以發現整部片除了有新的非虛構影片(new nonfiction film)的元素,亦可納入人類學(民族誌)電影的一類。以模式作為分類的話,接近「參與模式」,但由於電影包含「強調拍片者自身與片中人物相互關係中的主觀或表現層面,以及觀眾對這種關係的反應層面」的成分,所以更接近「展演模式」,更「強調影片對觀眾的情感與社會衝擊力」。

  導演Michael Apted在Ebert, R. (2006, October 12)的訪問中表示整部電影以政治議題出發,討論國家的狀態,社會壁壘不應該存在。他認為電影的人性(humanity of the film)在《21 up》後出現。於是,這部電影現在被外界認為與存在主義有關。


叄 、結論

  《49 up》每一個主角之間以7歲時的訪問以及人名字幕加上導演的旁白簡介作分段,與《14 up》相比,我覺得觀眾更能輕易地對整部紀錄片有清晰的概念,即使不是由《7 up》開始看起,亦知道主角是誰,各人的人生是否有交集等。

  另一方面,我不太認同《49 up》還提及一個在21歲就拒絕參與拍攝的主角Charles,好像整個人生都要為7歲時做的一個決定負責任,亦不可以後悔或修改。比較可取的做法是即使主角在某一集退出,然後在某一集再加入,可以在他再加入時再簡介其在紀錄片中的歷史及位置。

  而紀錄片的確對各主角產生影響,我認為導演以訪問的方式去跟各人討論這話題,總比只播出導演單方面表達認為是否已經把影響降到最低的自圓其說更具說服力。另外,比起只拍攝單一個或少數主角,我認為14位主角所承受的壓力會相對地少。而回顧訪問式的亦比田野式的深入觀察及長期跟蹤的拍攝手法帶來較少的生活影響,主角亦有更大的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要呈現的人生。有時候,其實會覺得主角不滿的並非紀錄片的訪問或拍攝,而是自己的人生。

  雖然比較認同以回顧的方式去再現主角的人生及內心世界,但其實在他們考慮或答應7年後會受訪的一刻起,紀錄片的影響就出現了。例如日常生活中作決定時會更在乎別人的目光,以及將來可能要向很多觀眾解說。因為已有不少關注自己的人,即使放棄再參與拍攝,亦有種被人猜對或猜不對的感覺。基本上感覺似是主角自己並不想以塔羅牌或占卜等方式去預估自己的人生,但很多觀眾卻以先知的姿態去指出主角應該這樣做,會有那種結果等。


肆、參考書目

李道明(2013)。《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三民書局。

Ebert, R. (2006, October 12). Seventh time 'Up' for Apted.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14, from http://www.rogerebert.com/interviews/seventh-time-up-for-apt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