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期中小論文:《豬年》、《心靈與意志》

603336022 胡芳宜

   1955年至1975年間,美國以掃除共產黨,解放越南百姓為名,派出大量的兵士前往越南,長達二十年的戰爭,被稱之為越南戰爭,或是印度支那戰爭,這次戰爭是二戰後影起美國國內反戰聲浪最大的一場仗,《豬年》與《心靈與意志》都是在記錄越戰反戰聲浪的紀錄片,兩者皆採用大量的訪談,希望能拼湊出對於越戰的情況和反戰在美國本擬的發起原因。

   《豬年》是在1968發布由著名政治紀錄片導演埃米爾安東尼奧(Emile de Antonio0拍攝的黑白紀錄片,在1970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已訪談和資料片為主軸的拍攝方式,大量記錄當時美國政府對越南的政策,包括派出軍隊和扶植魁儡政權與由胡志明領導北越政權,由艾森豪總統開始援助,到尼克森總統時因反戰浪潮退出越南戰場,越南方獲統一。
     《心靈與意志》是由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資委任電視紀錄片導演皮特‧大衛斯(Peter Davis)的作品,並於197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與《豬年》相同,兩片都是以越戰為主題,紀錄反戰思潮的湧起,以軍人、家屬和越南民眾的訪談貫穿整部紀錄片,試圖整理出容納多方思考的角度,以能客觀整場戰爭。

一、訪談:
    在《心靈與意志》和《豬年》兩部片中,皆已訪談作為主軸並配上大量戰爭鏡頭,且都盡量將訪問者的腳色隱匿起來,讓紀錄片的可信度上升,但訪談的對象有所不同,在《心靈與意志》中,訪談的對象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軍人,包含在越南當地的、回到美國的和上層軍官;二是越南當地民眾,有生活較富裕的越南人,但以一般民眾為主;最後則是美國內部的反戰份子;《豬年》將大部分的盡頭放在高層人物的訪談,越南當地民眾則多是無聲的,用表情或是枯瘦的肢體表達著哀傷。
     《心靈與意志》的訪談的串聯,不只讓觀眾看到戰爭的殘酷,也同時看出了越南人民的態度、意志與堅忍,當軍人提及戰爭當時的情況時,可以看出他們在戰場上是抱持一個遊戲式的心態,片中一位軍人「你可以稱之為一場電子戰,當我們按下按鈕,我們完成任務,看不到血肉飛濺,甚至聽不到爆炸聲,我們回到母艦上,這是很刺激的。」,同時他們也提到炸彈有如煙花盛開,孩子們會跑出來圍觀,但帶來的卻是殘酷的血腥與損失。
    《豬年》的訪談以高階人員為主,可分為兩面,一面是曾經殖民越南的法國外交官對於事件的看法,其中包括跟胡志民本人打過交代的戴高樂前總統代言人;另一面則是美國方面官方人士對於越南事務及其進程的說辭,雙方說詞兩極難辨真假,但詳細的介紹了越南勢力的改變,但將角度主要放在美國政府的態度和對越政策,就像是些展開一項一項的黑幕,讓情勢放在人們面前,其中又在穿插上大量的資料片,更是輔證了政府的謊言和殘酷的入侵,更可以看出西方對於東方的誤解和高高在上的心態。
二、剪接、音樂:
    《心靈與意志》在剪接方面加強了其諷刺的意味,比如在訪問軍官對於士兵虐待越南戰俘的部分,在軍官的否認後接上另一位當事人的訪問,或是在士兵的說道開飛機如同遊戲時,加上飛機上看到炸彈在地面爆炸的畫面,進而又轉向在地面看到的慘況,還有在美國慶祝獨立紀念日時,以軍裝軍隊進行獨立戰爭重現時,又穿插越戰場上的血腥與殘酷,或又接上美式橄欖球隊的比賽場面,剪接各種畫面的穿插,成為導演加強情緒的手法,且是很成功的手法。
    《豬年》剪接影片也是除了在加強諷刺以外,還以兩方論述交查呈現的方式,企圖呈現同一件事情在兩方的觀點,在開始時虛虛實實讓人不知所措,不知道哪方是正確的,所以再加上當時的一些資料片以達到敘事完整,也如同之前所說,將歷史進程呈現在螢幕之上,也試圖呈現出北越的實際樣貌以打破美國試圖建立的越共形象。
    在音樂方面,《豬年》方面在音樂的運用上是很少的,多是飛機轟炸聲,只有開頭一小段戲劇性的影片裡,和後面提到選舉部分有部分的音樂,都在加強其戲劇性,宛若小丑般被愚弄的嘲諷;而在《心靈與意志》中,音樂的運用卻讓人印象深刻,劇中最常用的音樂是美軍的軍樂或是一些當時歌頌戰爭英雄的音樂,另一方面是越南的民謠,不只讓影片更加活潑,在兩方的對比下,感受到美軍試圖建立出來的英雄主義,將美國置放於自由正義和平的推行者角色上,但和越南民謠的樂曲進行時,描繪的是純樸與鄉村和樂,美軍反而是侵略者的身分進入越南。

三、總結:
    《心靈與意志》和《豬年》兩部紀錄片皆是在二十世紀後期描寫越南戰爭的著名作品,在當時大量的美國青年在越南戰場上失去手足、健康甚至生命,大量反戰的言論也出現在市面上,使反戰的風潮盛行,且兩部紀錄片都有訪談到軍人,卻讓人心驚的發現,軍人到了越南,但他們卻處於高高在上的位置,看輕東方人和文化,也不了解國家民情,只是一位遵行國家命令,進入一個國家工作,儘管這個工作是殺人或是毀滅。

     能夠讓我們同時思考的部分,不只是國家對於戰爭的宣導手法,總是先醜化對方,正當化己身開戰的理由,現在美軍介入中東地區戰爭似乎也用了相同的手法,那對於其中的正當性就讓人懷疑了,其實不只美國也不只戰爭,在其他可能會影響社會動盪的社會議題中,政府也常以如此的手法步驟,企圖隱蔽真正的企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