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期中小論文:《月亮的小孩》、《生命》

電訊傳播所碩一 張佳慈 603336008 

學生所選的片單為月亮的小孩、生命,以吳乙峰導演前後期製作紀錄片手法進行比較。月亮的小孩為拍攝國人當初還不熟悉的白化症患者,並訪談一系列人物。生命則是紀錄921地震發生的狀況,並追蹤期後四年罹難家屬的後續心境及生活等。

敘事手法比較
        生命此部採倒敘法,一開始先以車拍火車在山洞行駛,遠方洞口的亮光引導方向,聲音下吳乙峰向王家勳敘述父親發生的事,先以王回宜蘭看老父。上字幕生命做切割,立刻用潘順義及張美琴夫婦拍婚紗照現場,當下你會以為故事是從夫妻新婚開始並至日本工作,但看到後面你會疑惑,推斷時間點夫妻的小孩不應該這麼大了,原是導演將兩人決定補拍婚紗照剪至前面,而較婚紗照前老父在療養院訓練復健畫面,應是後來拍的,因為吳乙峰是為了拍生命為了記錄921,不太可能事前有父親畫面,療養院畫面是為配合對生命的無奈。       

        月亮的小孩就較單純先以吳國煌的妻子說明為何想嫁給白化症患者,在帶出吳國煌,也因為吳國煌參與白化者聯誼會認識了吳老師,而訪談吳老師時順勢在帶出朱勝賀農會事件,及其他聯誼會成員,手法為順序法。

訪談部分比較
        生命的訪談上,主要還是像真實電影部分,承認攝影機存在並操控訪談問題,但此部上學生認為吳乙峰的引導式訪談有點過於強烈,如直接問受災姊妹「如果父母遺骸找不到呢?」,感覺上是為拍到有張力的畫面,而提較尖銳問題。而另外一部分學生發現吳在訪談時有時候會把他自己的提問剪掉,在羅佩如部分敘述父母疼愛、後面還有夢到父母嗎?感覺主角不太會這麼巧說到這個及剪接畫面也有點不自然,學生猜想是為了營造主角自發性說明更能引人憐憫。

        月亮的小孩也為真實電影,採操控訪談問題,但在月亮的小孩吳乙峰的訪談感覺較溫和,提的問題都比較自然。在這部把私下訪談部分配到畫面中,如將吳國煌母親在談論產下吳國煌時的驚恐,生第二胎時被醫生要求多喝海帶湯畫語,被置入吳國煌妻子生產時吳母焦慮的臉孔,讓觀眾感覺吳母對其後代也有一種沉重的責任在。跳到另一對彭義榮夫婦時,剛好家中擺著寫著溫馨的書法字樣,訪談彭先生買藝品過程,並說出溫馨對家庭涵義,但鏡頭後來是拉遠景置其妻與白化症小孩上。在此部吳乙峰雖有訪談問題呈現,但同上也有將訪談的問題剪掉部分,如訪談彭先生如何用和方式教育小孩讓他有健康身心,受訪者直接提到「如果有白化症聯誼會,會讓孩子參與」,前面毫無敘述他語,可能是想向宣導白化症病患有此管道。在這部中吳乙峰導演很常用主角本身/第三人訪談聲音去帶相關畫面。
       

鏡頭比較
        生命剪接鏡頭多車拍畫面,如在火車上拍隧道畫面,在隧道時以緩慢速度進行,出隧道後又特寫鐵軌,並將火車行駛鏡頭畫面加快速度。拍攝潘順義夫婦倆在日本家裡用電視看棒球,立刻將鏡頭轉入真實棒球比賽,讓人有種置身畫面中畫面的感覺,最後在以煙火施放絢爛彩色畫面調製為黑白,配合其後字幕921地震,立刻拍攝日本街頭,街道顏色四散,營造出民眾過馬路的車水馬龍,潘氏夫妻急忙回台灣。吳乙峰在此部也常將吳國揚在打地基時將鏡頭調焦,讓鏡頭模糊,感覺像是種無底洞。在這部裡手持鏡頭較少,旁邊都有腳架,訪談時受訪者也不會直視鏡頭,基本上看旁邊。在此部吳乙峰的手法較為純熟。

        月亮的小孩手持鏡頭多,如拍攝吳國煌妻子生產時,特別從診所一路探進並走上樓梯,最後停在吳國煌母子上。在拍攝這段時,感覺地出來吳乙峰較想要呈現女性所背負的無形壓力,因為當其妻產下小孩時,他們焦慮是否又為白化症患者,雖然畫面拍攝吳氏母子,但明顯特寫吳國煌母親瞪大雙眼表情。

配樂
        生命基本上較以環境音為主,如進入隧道鐵軌聲、挖土機開挖聲、喪禮。吳乙峰在此片較偏愛台語歌,如拍攝潘順義夫婦在日本時配上較早的演歌方式的台語歌。最後一幕鐵軌行進,也配上走馬燈一曲。整體似乎音樂性不強。

        月亮的小孩,也是環境音為主,儘吳國煌妻子因難產,配著滴滴聲營造不安感外,其於部分倒是還好。比較特別的是吳乙峰會讓主角使用樂器。如朱勝賀談論成就感時配合著本身所彈奏的吉他聲當背景音樂、湯雅玲的成長照片過程中配合自身吹奏口風琴配樂、拍攝陳奇磊彈鋼琴後,立刻拍攝他的成績單。整體而言學生認為吳乙峰想告訴我們,我們能做的事白化症的孩子也做得到。最後一幕配童聲唱著愛著真諦,搭配吳國煌妻子擁著自己的小孩,其實還蠻感動的。


人稱比較
        生命明顯的使用第一人稱,由吳乙峰與張家勳的聲音對談,讓我們彷彿置入他們倆的心情之中。片中吳乙峰也大量使用自己的旁白,似乎扮演著全知者的角色。而在拍攝羅珮如找出攝影團隊片段時,她告知自己是來錄製遺言,吳乙峰的聲音直接介入,並斥責她的言論,感覺吳乙峰在此片主導性甚強。

        月亮的小孩吳乙峰在此片,比較像是安靜的採訪者,旁白不多也不太介入畫面,感覺是以第三人稱去拍攝白化症患者。

       
心得小結
        基本上吳乙峰是一個社會性、觀察性強的導演,記得有一幕是一位白化症家屬在分享心得,但家屬以汪洋中的一條船一書當作心境,認為遇到了就是遇到了,表現得十分樂觀,而鏡頭立刻特寫較自怨自艾的他人。其實看完這兩部紀錄片會對生命的印象會比較深刻,裡面有著太多沉重話題,而他歷經四年去追這個紀錄片也看出很多後續的無奈。記得後來導演拍著徬徨的兩姊妹,後來總出現在撞球間或者是電動遊戲場,感覺得出來導演想要說些東西,而在後來小妹以信件與亡故父母對話方式呈現,說她懷孕了……其實當下很震驚,因為她真的還好小,我在想她真的有辦法照顧一個孩子嗎?但後來她敘述自己的寂寞感,生了孩子後可以陪伴這樣的自己,想了很多他們的父母如果還在,這種事情應該就不會發生,但這是種太個人主義的看法,每個人的想法選擇境遇本來就不一樣,只是當下覺得心酸酸的。
        很喜歡生命的最後一幕,因為對比著一開始火車進山洞。這幕反而是火車往後跑,吳乙峰特別站在火車尾拍攝,感覺上自己是被往後拉的。我還在想這樣的手法時,頓時想到吳乙峰如果是站在火車頭方向,生命就是往前走,分析到最後會覺得這就是生命啊!往前或往後哪有所謂的道理,人會回憶但也會往前走,太多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配著人生走馬燈的配樂恰到好處。另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張家勳原亡於1987年,這早於1999年地震發生時,我想導演對這個同學一定有著深切情感,讓他進入生命的對談中,幸或不幸好像不是三言兩語就可描述,對於生命此部有著太多情感想法,學生就不贅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