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傳一 603336023 朱弘川
一.劇情摘要與心得
羅傑與我(Roger
and Me,1989)
影片一開始,就從導演Michael Moore的童年的回憶開始說起,以紀錄美國家庭早期影像的家庭錄影帶(home
video)為素材,輔導演的家鄉密西根的Flint為背景,訴說當地的汽車生產商通用(General Motor)汽車公司,為縮減營運成本,而進行大規模的裁員,對當地居民的生計造成影響,而Moore試圖挖掘事件背後成因,並希望得到通用總裁Roger Smith的承諾,對當地的員工負起該有的社會責任。
通用汽車當時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廠公司,但為了將營運重心移往成本較低廉的墨西哥,而決定關閉位於Flint的生產線,也連帶影響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使得Flint頓時成了鬼城,有許多人也開始舉家遷徙,剩下的居民則面臨生活斷炊,繳不起貸款的窘境。
Moore的家族成員中,多數都曾在這間支撐全鎮經濟的大公司服務過,基於對家鄉的情感,他將Flint做為他的導演處女作是可以理解的,Moore也不時獻身說法,以一個在地人的觀點帶領觀眾認識這個家鄉。
在整部影片中,Moore為了得到通用汽車的總裁Roger Smith的親口回應,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從底特律、芝加哥、華盛頓特區,最終到紐約,甚至假冒股東身份闖入通用汽車的股東大會,即便目的沒達成,也足以見識到Moore死纏爛打的個性。最終在一場聖誕晚會上,Moore和Roger對上話了,即使得到仍是官腔的回應,至少也滿足了Moore本人和觀影者在本片一開始的期待-「對話」。
資本主義的愛情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2009)
20年後的Moore,仍以為社會中下階層發聲為職志,這次則是以發生在2007到2009年的金融海嘯為背景,試圖向人們揭發,號稱能使社會進步和富裕的資本主義(Capitalism),是如何在美國政府和華爾街(Wall
Street)金融企業聯手之下,極盡無良的剝削所謂的市井小民,利用複雜的演算功式和政策的掩護,以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造成重創全球經濟體系的金融海嘯(Financial crisis)。
資本主義市場素以「買低賣高」聞名,但有時可怕的,是除了產品市場外,連「人肉」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以影片中的例子來說,一名美國航空空公司的機師,在執勤時肩負著飛機上數百人的性命,但剛入行的機師一年的薪水頂多2萬塊美金,平時還得靠食物券(food
stamp)維生,甚至航空公司在員工死後,還能賺取員工的保險金,而該名員工家屬卻一毛都拿不到。相較之下,在速食業當營運主管的待遇,一年卻可能高達6萬塊美金,企業在背後操作的邏輯實在另人摸不著頭緒。
諷刺的是,爆發金融海嘯後,美國政府仍然是利用納稅人的錢,來提供救助給各大銀行,但最後這些銀行是如何對待倒閉公司的員工?銀行強迫收回他們的房子,用納稅人的錢拯救了這些銀行,納稅人卻得不到任何援助,政府看來只是「資產階級的管理委員會」。其實,當華爾街的高幹紛紛進入政府部門任職,就可見政府和企業友好的程度。
獨立撰稿人林孟潔對於這部紀錄片有這樣的看法:
這部紀錄片揭示的事實的真相是,絕大部分不在金字塔頂端的我們,其實,僅只是貌似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中。這個鎖鏈極大程度上,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奴役,企業的欣欣向榮是以太多勞工透過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和休閒時間而得來,再加上整體社會越來越高的物價與通膨率,太低的薪水,有房子的人才買的起房子,沒有房子的人只能繼續當無殼蝸牛,生活如果還能保有小確幸已是萬幸。關於資本主義,片名下了一個嘲諷的副標題:一個愛的故事(林孟潔,2014)。
資本主義似乎一直只是向錢看,人們也不斷在錢潮中受到教訓,那為何還是這麼多人深陷其中呢?也許是,發財夢人人都有,只要資本主義形塑的那套「明天會更好」價值觀和成功的故事被不斷被歌頌,仍然會有後繼者躍躍欲試,也很像片中導演所表達的意含:我們的社會生活彷彿像「賭城」一樣,人人都可賭上一把。
二.綜合評比
在〈資本主義的愛情故事〉一片中,Moore也引用了其處女作〈羅傑與我〉的片段,間接透露了20年前他興起拍紀錄片的初衷,便是從關心家鄉Flint這個小鎮開始,這是兩部片第一個交會之處;在〈資〉片中,Moore更像個演員,而不是導演,尤其在片尾對華爾街幾家銀行拉起封鎖線的場景安排來看,他也很享受「導」與「演」中的角色轉換,這部片還讓自己的父親也上鏡了。相較與〈羅〉片中,較少Moore正面面對鏡頭的時間,在〈資〉片中,則有很多Moore臉部的特寫,至於是不是本人的授意,還是隨拍人員自己一時起意,這就不得而知。
在〈羅〉片中,富人還是持續打著高爾夫,將監獄當作觀光景點,與當地有深厚淵源的明星和意見領袖則持續說著風涼話,對比之下,片尾的那一家被迫在平安夜搬出自己家門的居民,處境則顯得淒涼許多。同樣的手法,在另一部片子裡也清楚可見,Moore雖然以惡搞和揶揄手法聞名,但他一直習慣將富/窮、明亮/黑暗和實話/謊話等二元對立的元素放在其作品中,也許想藉由不斷來回的情節安排,讓觀影者了解導演所下的苦心。
三.個人小結
紀錄影片(documentary film),具有社會和政治目的,紀錄影片呈現的是一種觀點,進而引起情感反應,希望能改變觀眾的看法,因此內容比形式重要(李道明,2013)。
我們可以這麼為紀錄片的真實與否來辯護,若以新聞學有關探討真實(reality)的話語來說,我們都期待媒介像個鏡子,能反映「社會真實」讓社會大眾了解社會當下的大小事,但媒介頂多呈現的是「媒介真實」,是二手的,是帶有生產者角度的,所以真實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媒介生產者的詮釋,能否引起對此一事件的重視,而紀錄片是「紀錄觀點」的一種呈現,精神在於事實的呈現,使事件的發生有組織、有條理地告知觀眾,使紀錄片的觀點在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下,因共鳴而產生認同。
參考資料
林孟潔(2014)。〈一段愛與資本主義的故事〉。天下獨立評論
李道明(2014)。〈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三民
material2.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