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所二 林珂聿 602546009
一、前言
現今最熱門的議題莫過於食安問題、企業道德,企業的作為皆影響著利益關係人,甚至大至整個社會,各界也不斷探討企業該以何種作為才是符合道德標準,而批判、探討具爭議企業的紀錄片也逐年增加,面對不同企業的道德議題,紀錄片的呈現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透過此次期中小論文的機會,將兩部相差10年的紀錄片加以比較分析,藉以瞭解不同導演處理企業道德議題的手法,最後以自身為觀影者的角度提出看法與感想。
二、拍攝手法
兩部紀錄片最大不同處在於角色的置入,《羅傑與我》導演Michael Moore將自身置入紀錄片中,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串連起整個紀錄片的軸線,導演更是扮演著全職者旁白之角色,片中不斷出現Michael Moore的自白,甚至幾乎出現導演個人觀點的陳述,而《羅傑與我》的產生即建立在導演的真實生活中,因此透過第一人稱旁白的描述,更加強了整部紀錄片的說服力與連結性。另外,在《安隆風暴》中,則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進行拍攝、詮釋,演員彼得‧凱歐提的旁白將這些穿插的畫面串連起來,其特色是冷靜、帶有嘲諷意味,以質疑的問句反覆帶出後續事件的發展,也成功營造懸疑氣氛。
而豐富整個紀錄片的即是多樣化的資料片,《羅傑與我》紀錄片中,穿插許多電視、電影、新聞、廣告,不但呈現事件的各種面向,例如夫林特當地兇殺案的新聞報導、凱悅飯店開幕畫面等等,豐富事件證據的種類與客觀性。《安隆風暴》相較下則是使用大量資料畫面,如新聞畫面、記者會、演講、廣告、國會聽證會和安隆內部會議,以不同角度及場合表現安隆公司高層的對外說詞。特別的是,後者運用靜態的報章畫面、圖片、信件翻拍的方式來呈現,大量採用資料片的方式也使得安隆公司的資料的表現上更加全面。
大量的訪談是此兩部紀錄片的共同特色,最大的不同在於《羅傑與我》將訪問者提問的過程也剪輯進來,因為此舉使得導演的主觀意識清楚的呈現,而此一主觀也易使觀眾被引導至導演觀點。而《安隆風暴》的訪談則是將前安隆員工、財務和商業專家、甚至當地教會牧師的訪談等資料,拼貼出安隆公司興衰的始末,以及相關高階主管的背景和性格,特別的是,導演特別安置電話訪談的畫面於其中。
在配樂的使用上,有趣的是,此兩部紀錄片皆使用當時的流行音樂,用輕快流行的曲調來對比城市沒落後的蕭條。以《羅傑與我》為例,在通用汽車大舉遷出Flint後,城市的衰敗搭配輕快的流行音樂格外顯的諷刺,今昔非比的情況可見一斑。而《安隆風暴》中出現的配樂sweet dream,該歌曲的意念更是貼近當時安隆事件的氛圍,讓人不禁不寒而慄。
在剪接的部分,兩部皆使用平行剪接的方式,例如《羅傑與我》將通用汽車總裁在聖誕節的演講,與在聖誕節前夕被趕出家門的失業勞工畫面做平行剪接;訪問通用汽車發言人的說詞,對照訪問靠注射實驗賺取金錢的年輕人的畫面等等。《安隆風暴》就在故事線不斷鋪陳的同時,螢幕底部時時出現的跑馬燈文字,顯示出安隆當時的股價,此手法更是顯示著它一路狂飆,之後又迅速崩盤的諷刺。
三、淺談導演觀點
導演Michael Moore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呈現整部紀錄片的脈絡,相對於第三人稱的表現方式,更顯得主觀,而納入提問過程的訪談也似乎不避諱讓觀眾了解導演觀點,甚至歡迎觀眾以此觀點來審視通用汽車。
而Alex Gibney導演運用了看似與本片無關的畫面,例如:魔術、城市空拍、歷史畫面、辛普森家庭卡通片斷等等,加上大量的訪談畫面、資料片等等,企圖用相當多的資訊,保持客觀以第三人稱的方式,描述整件事件的發生,並利用這些剪輯手法,讓觀眾自行勾勒出事件脈絡,判斷安隆公司高層主管的做法是否符合企業道德標準。
四、觀後看法與心得
我認為在這兩部紀錄片,皆衝擊了觀眾的想法,Michael
Moore導演用諷刺、嘲諷的方式,笑笑之餘還能反思所看見的對比,而安隆風暴更是運用問句的方式讓觀眾省思。以觀眾的角度來看,Michael Moore的主觀態度讓人有種自己即是紀錄片主角的錯覺,彷彿自己投身在尋找通用汽車總裁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剝絲抽繭,發現越多,收集到越來越多證據,就越能夠感同身受那些失業勞工的痛苦與無奈,不斷的以歡樂做對比,不斷的衝擊既有觀念。
安隆風暴導演提供大量的客觀資料,雖然是依照事件的脈絡提供許多資料,且導演不斷用不同訪談對象的訪談畫面做交叉對照,但過程中少了許多令人想要探索的動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出現電擊實驗的紀錄過程,為什麼導演要將這些資訊告訴給觀眾呢?我認為導演不斷的向觀眾投射在權力與規則底下,大部分的人的作為都會趨於一致,也就是讓觀眾自我投射在一種情境下,體悟與反思。
我認為這兩部當中,《羅傑與我》的第一人稱手法,除了增加紀錄片的獨特性,更使觀眾感覺深刻,日後影響觀眾在企業倫理上的思維我認為是更有貢獻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