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小組報告:《夜與霧》

電傳一 馮梅凱    603336005
電傳一 周劭芳 603336025

一、前言
這次我們挑選的片子為課堂最後觀賞的「夜與霧」,本記錄片是由導演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於1955年所拍攝,因為我們覺得紀錄片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能夠記錄時代背景下的縮影,所以在課堂之外我們也上網資蒐這部片的歷史背景,透過資料更貼近拍攝者當時的時空環境,從中我們也發現本片是法國政府為了記錄納粹集中營解放10週年,邀請導演雷奈所拍攝。

二、結構與手法
本片內容主要敘述二戰後1933年納粹黨領導德國後,集中營的出現所帶來的影響,影片的開頭以彩色畫面,將綠色草原中的磚瓦房帶出,以平靜祥和的開端帶領我們進入故事中的1933年,導演以黑白畫面帶入了本片的主軸「納粹集中營時空」,透過黑夜與霧的火車背景,讓觀眾一同走進這個殘暴且無人性的真實故事,以納粹階級制度為敘述,講述集中營中有囚犯頭,也有納粹軍官,透過這種無人道的管理方式,豎立納粹黨的權威,從這裡也帶入了1942年,希特勒巡視集中營,雖然沒有旁白的講述,但其實我們可以從黑白畫面中看到希特勒與集中營民眾的對比,一個至高無上的領導者,巡視著營區與無助的集中營民眾的鮮明對比,其中畫面又使用了彩色畫面強調現在的平和,攝影機拍攝著1955年空無一人的納粹集中營,從中又穿插回1942年的納粹集中營裡,包括醫院的病人無奈的成為人體實驗下的祭品,毒氣室中人民無尊嚴的變成一具具的屍體,透過這種對比讓觀賞這部紀錄片的我們有更強烈的感受。

三、導演的觀點
這裡我們也從資料中尋找到了本片導演為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包括本片看到的許多跳接手法,穿插過去與現在的對比,的確都為觀賞者留下不小的震撼感,就連2014年觀看這樣時空環境的片子,也能夠從畫面中感受到當時慘無人道環境下的納粹集中營實況,像是最後時空跳回二戰結束納粹戰敗,一具具的屍體變為皮包骨,而畫面也拍攝了解救的集中營難民們無奈的情況,被審判的囚犯頭們也強調不是他的錯,受審的軍官也強調不是他的錯,這裡也可以看到導演利用鮮明的對比,或許是時空環境下創造的無奈,透過這樣的對比我們也能夠省思事情發生的樣貌,與未來我們該得到的省思,我們覺得一部好的記錄片可貴的地方就在這裡,除了能記錄事件的發生的多樣面貌外,也能夠提醒後人也就是觀看者在觀賞完後,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穫與感想,這樣這部片子也就更能夠得到後人的繼續觀看,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更重要的就是能夠發人深省。


四、結語
不同於許多關於戰爭的片子裡習慣用充滿血腥暴力的場景讓觀眾感到恐怖,導演利用彩色與黑白的對比,同樣的場景在描述過去時使用一張張靜態照片連接起來對比現今彩色片表現出來的安靜平和的景象,利用強烈的比較效果表現出過去的殘酷,將人性的黑暗面揭露出來,卻也著實讓我們更能感受到當時恐怖的氛圍,此外這部片的旁白正是當時親身經歷過納粹集中營的人所寫,影片中的黑白畫面搭配上文字的解說,隱隱約約透露出哀痛,而彩色部分的解說表達出對這段歷史深刻的思考也引發我們對於集中營的省思,透過影像和旁白的搭配以藝術式的方式呈現出來,整部片幾乎感受不到過於情緒性的字眼或是激動的譴責,但卻更能夠將我們的情緒帶入當時的情境,也留給我們一個思考的空間,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思想並不會受到影片內容所牽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