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碧梅
研究生黃信堯因為要拍畢業作品而在 2000年開始拍攝柯賜海 。導演以全視者的角度一路以旁白介紹柯賜海這一個人物,特別愛流浪狗,會一個人或帶狗去示威,還有一些其他事業跟興趣。這種安排就跟觀眾平常認識新朋友一樣,先慢慢了解大家的一些比較表面的特質。然後一起參加活動,只是柯賜海的活動有點特別,導演就常常拍一些坐著柯賜海的車,在旁邊位置聽他講話的畫面。
導演跟柯賜海的活動結合在一起之後最有趣的一點是不管導演跑到哪裡也不太會讓其他人有過於錯愕跟緊張的反應,因為柯賜海平日接觸得最多的要麼是流浪狗,要麼是大眾媒體。光明正大地跟記者並肩一起拍攝,很多人都以為導演是記者。以被拍者的角度來講,他不用管導演的身份,他只是被拍攝,要率性表達亦可,要演戲表達自己某些特質亦可。反正會表現給記者看的,也是打算讓其他觀眾看的。所以導演在拍攝的時候比較順利,也不太會因攝影機而干擾事實。
不過某些情況下,尤其在柯賜海跟其他人說明行為已經被導演的攝影機拍下來,以表達出柯賜海也有紀錄、剪接以及播放的權力時,導演的拍攝會因威嚇而影響事件發展。
之後導演面對另外的一個媒體特色,就是角度跟拍或不拍攝甚麼的問題。他有些時候都是站在拍攝柯賜海跟記者的角度,然後也拍一些其他記者不會拍的東西,所以有人衝擊柯賜海的時候,連帶導演也要抵擋一些肢體碰撞。也因此在這部紀錄片會看到大眾媒體上不會播出的柯賜海的樣子,雖然他是同樣的一個公眾人物。
隨著時間的演進,導演跟柯賜海越來越熟悉,開始討論一些算是心底話的跟大家關係有關的內容。談及柯賜海對導演的看法,跟大眾媒體的對抗,以及三者之間可能存在的利用關係。除了播出導演以旁白表達的道別,那些心底話也算是給影片的一個結語吧。
雖然紀錄片的音樂可能會太過影響觀眾的情緒,但我很喜歡以收音機播出的兩首歌。因為比自然聲的音量大了一點,所以一開始就懷疑不是車上剛好聽到的歌。可是因為它那一種粗糙的質地,感覺跟這部片很搭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