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2012年5月,以中華傳統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CCTV-1《魅力紀錄》欄目播出,同一時間,在網路上,無論是否購買版權的網站,都或多或少的會提供該片的放映,一時間內,該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并催生出一批有關“舌尖”文化,如“舌尖體”等。這部片子通過對中華美食諸多角度的描寫與闡述,來展現中國人飲食的豐富多彩,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儀式、倫理方面的文化。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取得了巨大稱成功之後,導演陳曉卿緊接著又推出了其後續作品《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二季與第一季不同的是,第二季雖然延續了第一季的敘事思路,但是敘事重點卻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第一季中是食物中穿插故事,著力點在食物上,故事情節則讓食物跳出被單純的描述而有了煙火氣息;第二季則變爲了重點描寫故事,食物卻變成了被一筆帶過的附屬物品,似乎在第二季中,導演更想通過對食物的展現來揭露民眾的日常生活,誠然,這樣想做富有社會責任感的紀錄片的動機是好的,但是讓本就以平凡的生活必需品的形象呈現在民眾心目中的食物變成了煽情的附加品,卻似乎有些過猶不及了。除此之外,“舌尖二”較之於“舌尖一”由於在劇情架構上的不同,其拍攝理念也有所不同,本文就《舌尖上的中國》的藝術特色,以及由導演理念變遷所帶來的片子呈現結構的變化作出一點分析。
一、藝術特色方面
1.美食文化與人文精神的結合
在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民以食為天”,而食物這樣看似簡單而又對中國人來說無比重要的主題,是CCTV紀錄片的創作者們一次具有非常意義的嘗試。在看《舌尖上的中國》之前,筆者也曾看過其他國家和地區拍攝的有關美食的紀錄片,如日本拍攝的有關麵食的紀錄片,一些旅遊頻道拍攝的有關不同地域的飲食紀錄片,但是《舌尖上的中國》與其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是單純的介紹食物的歷史,風味以及演變過程,而是在介紹事物的過程中展現了一個國家多民族對於各地美食的文化記憶,也就是強調了文化認同感這一屬性,體現出美食與國人、家庭、社會和諧共生,互為依託的密切聯繫。所以,《舌尖上的中國》較之於其他美食紀錄片的獨特魅力也就在於其獨特的文化吸引。
首先,《舌尖》在拍攝手法上注重去中心化的使用,不同於其之前拍攝的紀錄片,強調個人的社會屬性,如何辛苦努力,如何多做貢獻,這類片子里宏大的目的是表現的中心,其努力的過程並不被重視,而《舌尖》淡化了人的社會屬性,片子里拍的雖然是某個人,但其實他拍出來的是一群人,作為人這個個體的努力,原本就是一種美,一種文化,一種值得記錄的過程,也許他們努力的目的只是爲了獲取一份來之不易的自然的饋贈,但同樣值得尊敬,值得讚歎。
其次,《舌尖》在劇情架構上則充分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動體現。《舌尖》選取了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所生活的人、家庭或是聚落,以及在不同自然環境下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並以此展現出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中國人食物,而人們又是怎樣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在《舌尖》中很多故事都體現出人和自然的智慧,如果說自然地智慧是讓食材和人類共生,那麼人類的智慧則是讓食材轉化成豐富多樣的美食,這也是文明的創造和文化的成就。
2.平民化的生活場景設計
片子中著力表現的並不是什麽山珍海味、玉盤珍饈,而是以“尋常百姓日常生活製作的家庭美食”作為敘事的主要載體。片中沒有所謂的“烹飪大師”或是“美食專家”,其表現的都是普通的勞動者或是爲了生計採集和製作食物,或是爲了家人獨有的愛好而鍾情于某一種食物,這些普通勞動者的辛勤和汗水,以及對待事物的認真態度更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從而被打動。這種對中國美食質樸細膩的表現方式以及對中國人和事物之間關繫的處理反而更能傳達出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勞動中所產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審美味覺。
此外,《舌尖》在設計上跳出了CCTV製作記錄片慣有的“高大上”的作風,並沒有從宏大的歷史來體現飲食中所滲透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于人情的角度,來使觀眾被日常生活式的場景所感動。例如製作挂麵的那一集,講的就是黃土高原上的老兩口,從一大早起來的發麵、和麵、制面一直到端上一碗自己做的再普通不過的撈面時臉上露出的充滿幸福感的笑容,面部的皺紋也裹藏著歲月帶不走的那份堅守和執著。畫面中的人物吃的是美食,卻讓更多的人品味出其中所包含的人情。這也是最容易擊中人們心裡最柔軟的部份的東西,以至於很多人看了以後都回味出“童年的味道”,“家鄉的味道”,這也許也是平凡的事物所蘊含的不平凡的力量吧。
3.獨特的鏡頭表現手法以及具有特色的聲樂
(1).《舌尖上的中國》借鑒了許多現代電影的表現手法,其靈活的藝術表現手法極大地增强了片子的感染力:精巧別致的小景、特寫鏡頭、不規律的機位穿插,無疑都讓這部片子生動起來,不會有冗長無聊的感覺。例如在做糕點的那一集,就用鏡頭表現了食物是怎樣在容器中發生著徹底的改變,還有在傳統手工榨油中,肌肉的力量則樣催生出食物性狀的轉變,這些無疑都增加了該片的耐看性。
(2).焦點關注與碎片式敘事的結合
看過該片的人都會注意到,對於每一集中的幾個小故事,《舌尖》永遠不會一次性的把整個故事講完,而是在這個故事講到一個自然節點的時候自然地跳轉到下一個故事,并等待合適的契機再次轉回來把上一個故事敘述下去。並用這些不同的小故事完整的烘托出這一集的主題。筆者認為,一方面,通過這種跳躍感來加強整個故事的整體性以及聯繫性,另一方面,透過製造一個有一個的小懸疑來增強觀眾的探知慾。不同於針對一件事的紀錄片,有關美食類的紀錄片本不會有太多的懸念,並且故事的目的性也趨於多元化,那麼這種手段可以不停地刺激觀眾的好奇心,並在最後得出滿意的感受。
(3).個性化的文體
在《舌尖》播出後的一段時間內,網絡上較為流行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被稱之為“舌尖體”,即這種說話方式飽含了濃郁的《舌尖上的中國》的氣息。而這種別具一格的表達方式,也讓《舌尖》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舌尖上的中國》原版解說詞:
烤腊肉的燃料以硬木为佳,如茶树和杨梅树。熏烤时,要把腌制好的肉挂在取暖做饭的火塘之上,还不断将松果、茶壳、桔皮等放入火塘,这样熏烤出来的腊肉,就会带着茶果的香味。
对纯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
網友惡搞版解說詞:
大雾,无疑是空气和地面的爱情结晶,降温与辐射的默契配合,让这朦胧浪漫的水汽瞬间汇聚又随即消散,只留下模糊的背影和迟到的预警……厚重香浓的雾气将城市间冰冷的建筑和道路的滋味驯化,浮尘的酸涩加上PM2.5的软糯滋润,这质朴的天象蕴藏着现代化都市人们对沙漠情怀的依恋感触……
從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舌尖》的解說詞的特點就是細膩、質樸,并雜糅進相關文化背景,使得其既有厚重的氣息,也有想吐的味道。
二、導演思路的改變對《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影響
1.另一個角度的感動
在《舌尖》第二季中,美食似乎不再是片子的主題,人物之間的複雜關係被擺上了檯面。不能說這樣做不對,但是這個做法卻使這個美食題材的紀錄片變了味道。如果說第一季是以記錄的角度區呈現食物和人組成的世間煙火,那麼第二季基本上就是先串聯了故事,安排了情節,再結合故事主角進行混雜著半表演的原生態生活。例如在有關紅燒肉和高考的那一集,導演用了大量篇幅去渲染一個母親是如何帶著女兒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爲了女兒的前程來努力打拼的,片子里在對這位母親的採訪中,我們看不到那種平凡樸實的感動,更多的是一種刻意的渲染,去努力表現一位母親的偉大和高考的艱難,而紅燒肉則失去了其所包含的意義,以及在第一季的每個故事中的食物那種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地位,此時端上桌子的已經無所謂是不是紅燒肉了,端一盤小鹹菜上去似乎對這個故事也完全不會有任何影響,這就造成了故事和主題的脫節,在第一季中那種去中心化的做法似乎又回來了,又變成了正面的高大上的宣傳,有些過猶不及了。其實在第一季中,只是平鋪直敘講述一個平凡的食物的加工過程,我們就自然能被這種獲取食物的不易以及其中所含而不露的真情所感動,但是第二季少了這樣一份平鋪直敘,似乎在刻意強調食物背後的人文情結,抒情的力道有些猛了,雖然也會讓我們感歎人物的不易,可我們還是更願意向第一季那樣更願意為那些在生活中掙扎的人們被食物安慰后的表情而欣慰,被歡樂的捧著食物的人所感動,被食物本身所感動。
2.經濟效應所帶來的本質變化
在《舌尖》第一季熱映之後,隨之在食品市場上創造出一種《舌尖》式消費,一些在紀錄片中被提到的食物一時間紛紛打著《舌尖上的中國》這個旗號在市場上流行起來,似乎紀錄片給他們做了很好的廣告并創造出一種消費模式或是消費熱潮,與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市場經濟效應。由於受到食品安全的威脅,紀錄片中所提到的“野生食材”也向人們傳達著天然、安全、無污染等概念,這也正迎合了人們對這類食材的期盼,於是,很多所謂的“野生”食材在網路上,市場上大量售賣。
而似乎受了《舌尖》第一季的影響,導演在拍攝《舌尖》第二季的時候有意的強化了食物的商品屬性和賣點,以及食物對於市場的適應程度,這就讓這部原本樸素感人的紀錄片的味道變了。當然這種類似于營銷的推廣模式並不罕見,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屢見不鮮。如爲了讓自己的四驅車玩具大賣,便拍攝出《四驅兄弟》這樣的動漫,《遊戲王》、《變形金剛》等更是如此。而《舌尖》第二季只不過把其中的四驅車、卡牌、大黃蜂變成蘑菇、蜂蜜的食材,而網路上、市場上被人們追捧搶購的現象也說明了這種模式的成功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巨大利益,從而使得經濟問題反作用於文化問題,那麼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這樣的紀錄片已經失去了作為紀錄片的含義與意義,是否已經成為了經濟利益下的邊緣偽文化?
三、小結
對於《舌尖》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情節架構實在是不好說孰優孰劣,第一季是的情感基調是通過對事物的描述展現出來的,是樸素的,探索式的;第二季的情感基調是先行架設,然後尋找相關的素材來對其進行填充,說白了就是第一季是推理題,第二季是證明題,但是導演思路的改變,卻造成同一部片子的兩季貌合神離,至於對兩季的不同認同,是否又跟觀眾的期待視野有極大地關係呢?這一點值得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