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期末小論文:《蘭嶼觀點》、《親愛的米酒,妳被我打敗了》

602336023   廖碧梅

  這次觀看兩部民族誌紀錄片,一部是由漢族的人類學家胡台麗執導,她跟李道明製片的《蘭嶼觀點》(以下簡稱《蘭》),另一部是由馬躍比吼執導的《親愛的米酒妳被我打敗了》(以下簡稱《》)。
 

一、主題 

  《蘭》以遊客觀光的角度切入,借述原住民是否准予外地人拍攝,帶出外地的人及價值觀如何令種族感到受傷害。再介紹當地人的文化如對病痛、鬼靈(anito)、金錢、核廢料等的價值觀。以飛魚表達出他們跟大自然的關係。

  《》講述亞美族的男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升級,在成為mama no kapah(青年之父)的儀式之中他們要通過灌酒禮,其中兩位主角想改進這種喝酒文化。

  兩部影片都跟價值觀、種族文化傳承及年輕一代生命的延續有關。


二、觀點

  除了胡台麗導演,另外還有三位受訪者參與《蘭》的內容編輯及拍攝,即主題的構成。當中施努來及郭建平兩位是雅美族,世代住在蘭嶼島,而第三位是在島上當了三年醫生的布農族原住民田雅各。他們希望導演站在少數民族的角度,影片會對他們有幫助,而非像其他一些研究,做得越多對島的傷害越深。亦不想做研究的人借此而晉升到另一個社會地位,但被研究的居民並沒有得到回饋。基於胡導演的人類學背景,加上她在文章中對於蘭嶼的描述,令本來對於大眾媒體不太好感的參與者才從拒絕變成答應拍攝。會納入這段對話亦代表了導演的立場,想影片對於少數民族有所幫助。

  《》主要提及階級及儀式的文化、製酒喝米酒的文化以及部族跟外界的關係等。兩部紀錄片都帶出族人不要因被推擠而害怕,要勇敢面對挑戰。


三、結構

  《蘭》首先以四位參與者坐在海邊的交談訪問作為影片定調的序,起承轉合以不同主題串聯。鏡頭首先以遊客的角度默默跟隨旅遊車到達蘭嶼島,導遊說出一些文化,如當地人不喜歡被拍攝,而當地典故主要亦由當地人說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鋪排方面,以石頭的傳說為例,先播出導遊如何以誇張甚至改編的方式給遊客介紹島上的奇石,再播出島上居民的說法,雙方並陳地表達外界對於蘭嶼的誤解。

  主題從淺入深,從遊客的角度,看當地人對外地人及拍攝的文化,到後來站在當地人的角度去看核電這件事。之後提及老人、傳統文化跟核電的關係,以及九年國小到國中的漢化教育,造成下一代沒法接受自己的傳統文化,年輕人跟土地失去了親密的關係,反核廢料很難。另一方面是部落講輩份階級,太年輕的人很難發起反對核廢料的行動,再描述老人對土地所付出的勞動,加上之前介紹過鬼靈,令人更了解「驅除蘭嶼惡靈」運動對於部落的意義。

  《蘭》當中有一個女孩發燒好幾天不退,用平常會退燒的方法治療都沒有病好,好了一點之後,母親請了傳道人給祈禱,就病好了。這邊的內容有點像《月亮的小孩》當中一位主角的太太生小孩的情況,只是它一氣呵成地分娩件事,製造出緊張氣氛,令人與主角一起擔心嬰兒的健康問題。而《蘭》在講述治病的過程中,剪接了一些蘭嶼在鬼靈及醫療方面的文化,集中著重的不只是個人,亦有團體的層面。

  《蘭》跟《》都有載歌載舞的慶典,但《蘭》除了拍族人跳舞,亦會拍一些攝影師,攝影許可證,以及其他人的畫面,當中沒有做訪問,而《》只有拍族人的活動,導演在當中是有訪問的。慶典活動對於《蘭》來說起了一個換場的作用,從旅遊跟金錢的觀點帶去鬼靈的觀點。

  《》的起承轉合亦是以不同的主題串聯,用字卡作為序,想觀眾以要晉級而喝酒的男人的角度去想這部片的主題,而對於族中的女性來說,製酒是為了慰勞長輩,先生或兒子,是祝福。訪問結構方面,影片前半部的受訪者是族中的女性,後半部是男性。由男族人說出想把灌酒禮改進成獻花圈儀式的原因,而老人認為是團結的象徵。這裡有把老人跟年青人的相反意見放在一起,像是相互對答交流的手法。之後播放灌酒儀式早上的部分,再以字卡作結尾,談及喝過一大碗酒的勇氣是祖先的智慧。


四、攝影、剪接

  《蘭》在構圖方面有個例子是一位原住民在唱一首歌及講解它的歷史時,以觀眾的角度來看,他站在畫面的右邊,全身只佔了約四分之一的鏡頭,其餘是左面的草地,攝影通常把想要側重的主角放在左邊,因為右邊是觀眾比較不專注的地方。這個構圖的運用,令人覺得不必把焦點都放到那位原住民身上,他本身會動會唱歌已經很引人注目,不放他在更有影響力的位置,亦表達出他身邊有很多空間,反而令人注意大自然與居民的關係。

  角度主要是平拍,有一些俯拍,如示威時以看清楚隊伍以及海邊的自然環境,俯拍表達出一種局外人的感覺,而之後在示威人群之間的近鏡則表達出與居民在一起的感覺。鏡頭運動比另一部片多,如示威時拉遠,以及從一條魚跟一位原住民的腿部拉遠到大全景,人物以半身跟全景為主,表達出專注人群的整體而非個體,著重人跟環境的互動。最近的特寫是醫生,除了可以看清他的面部表情,也表達出跟鏡頭比較親密的感覺。而靜止的醫生跟小孩拉手的鏡頭,還配上「咔」一聲的像照相的聲音,應該是醫生很想要留住的一刻。這部片有一些特別的鏡頭如飛機拍攝、車拍及潛水時海拍。

  而《》在拍攝族人跳舞時有俯拍,另外有米酒及人物臉部的特寫,整部片以近鏡為主,畫面有時候甚至出現一群人但身體部分沒有全部都入鏡。鏡頭運動方面沒有拉遠或近,比較利落,酒桌的畫面有向上移,以展示桌子的長度跟酒的數量。到早上灌酒禮的部分,主要採取淺景深的手法,即使背景是一群跳舞的年青人,亦把背景模糊掉,突出前面清晰的男子,表達出對原住民個人的專注。

  剪接方面,《蘭》主要採跳接,沒有溶鏡。其中有個很巧妙的鏡頭,旅遊車在左邊駛向攝影機的方向,右面有一位身穿丁字褲的居民從鏡頭反方向離開,然後鏡頭搖鏡跟拍旅遊車,再剪接出跟旅遊有關的主題,可以很自然順暢地變換主題。另一個例子是兩個主題段落之間以淡出淡入的船的畫面作為連結,表達出慶典、船、鬼靈及醫療之間的關係。而》的溶鏡比較多,雖然鏡頭運動更清脆,但剪接手法令速度感放慢。


五、聲音、音樂、旁白
 
  《蘭》的聲音主要包括自然聲如海聲,以及雅美族的歌聲。旁白是胡導演的聲音,有訪問,導演有入鏡亦有播出她提出的問題。她訪問比較多不同背景及社會地位的人,包括導遊、原住民、店老闆娘、鄉長、別館經理、病小孩的母親、傳道人以及廠長,以他們親自的回答去加強影片的說服力。

  而醫生方面,則沒有播出他接受訪問時的畫面,都是剪接跟他說的內容或工作有關的畫面,亦沒有播出導演的提問。由於他之前答應參與影片主題的構成,所以導演應該不太需要引導他回答的內容,結果是表達出他跟導演在這部片的地位相對於其他人更平等,除了可選擇「答甚麼」,亦可選擇「問甚麼」。

  《》的聲音主要亦是自然聲跟族人的歌唱聲,訪問的內容跟背景聲自然地一起播,沒有去環境聲。旁白是受訪者的陳述以及回答的部分,訪問時也有播出導演的提問,有些旁白男子的身份不太能被確定,可能會引起觀眾的疑問。片中有團體的,亦有個人的訪問,表達出更關注團體與個人的關係。


結語

  《蘭》在主題及攝影方面都採納比較寬廣豐富的角度跟內容,而《》則比較集中聚焦在一些主題,展現方式亦以近鏡及淺景深為主。

  《蘭》表達出種族承繼以及文化遺傳的破壞可能跟內在的因素有關,如不嘗試相信醫學。不過外在因素在這部片的影響力比較明顯,例如核電跟大眾教育。

  看過《蘭》後的反思是如果少數服從多數是一個大道理,那麼用者自付的原則是否又該有人來遵守呢?雅美族人少,住在偏遠地區,所以核廢料就可以放在他們居住地的附近?可是導演整部片指出金錢以及醫療這些與核廢料更有關聯的事物都比較難跟原住民扯上關係,加上蓋場時有所隱瞞,難怪被認為是個滅族的政策。

  而《》表達出種族承繼以及文化遺傳的破壞比較跟內在的因素有關,如族人想改變喝酒文化、不認同於祝福的傳統,以及在價值觀方面出現代溝。有點好奇是,村長跟年輕的男人一樣,在挑戰灌酒儀式之前曾經很想改變這個文化,但到喝了酒之後,就不打算改變了?


  另外,導演在灌酒禮之前訪問了好幾位想改進文化的人,喝酒後就當場找他們再接受訪問,這裡有過度參與及影響事件之嫌,不過導演主要是追問之前有表達過取消灌酒禮的人的即時回應,所以這種參與應該是可接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