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與美學 期末報告
月亮的小孩(1990)、黑暗視界(2005)
行銷所二
林珂聿
602546009
一、主題
社會上,有許多弱勢者的問題以及他們所遭遇到的困境,是還未被關注並關心的,只透過報章雜誌片面的描述是無法呈現真實情況以及或弱勢者的心聲,經過整學期課程上的參與,也觀看了幾部關於社會弱勢者的紀錄片,除了了解他們所處的困境之外,更發現其實他們並沒有想像中的脆弱與需要大眾氾濫的同情。而這次所要分析的兩部紀錄片分別是講述白化症患者的故事-月亮的小孩,以及關於視障者的故事-黑暗視界,雖然生理上、生活狀況大不相同,但在心境上卻有許多共通點,因此希望可以從期末報告的分析中,除了了解導演背後想帶給觀眾的視野,更能在未來用更廣的視角去看待社會上不同弱勢者。
二、導演觀點
《月亮的小孩》中,吳乙峰導演選擇用一種平等的方式做紀錄,如朋友的角色參與受訪者的生活,降低了觀眾與被訪談者之間的隔閡,有別於直接電影以牆上的蒼蠅般的方式,導演採用真實電影的拍攝手法似乎也間接讓觀眾與受訪者產生一種無形的關係,受訪者真摯的情感流露幫助觀眾感同身受,觀眾也從談話與訪問的過程中,拼湊出關於他們的生活與困境。而穿插著醫生解說的片段則是一方面教育觀眾,一方面也融合理性層次的醫學知識,感性與理性的交雜也使紀錄片更有感染力。
《黑暗視界》的周美玲導演,記錄著視障者對於生活的看法以及所遭遇的困難,雖然只淺淺的透過訪談的描述他們的生活,但透過這些對話,帶領觀眾發現視障者與擁有正常視力的人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導演並非用賺人熱淚的方式讓觀眾同情視障者,而多採用視障者歡笑描述的畫面,微笑、正向的力量終究能在黑暗中露出一線曙光。
兩部的導演透過紀錄片,也希望觀眾能用正常角度來看這些不同於一般人的弱勢者。
三、結構
兩部紀錄片屬於再現模式中的參與模式,在聲音表現上,拍攝者與被攝者的聲音在片中交替出現,並未將訪問的聲音完全掩蓋,導演甚至參與紀錄片拍攝畫面,吳乙峰導演更是參與了白化症患者的生活。
在片頭片尾的處理方式上,兩部紀錄片都有做到前後呼應,月亮的小孩是以拍攝靜態月亮搭配受訪者的聲音為主,片頭從遠景變近景,片尾則是近景變遠景,導演用這樣的方式我認為是除了呼應片名月亮的孩子之外,也是引起觀眾注意的一種方式。以蕭錦惠訪談的戀愛故事做為背景音,使用這段訪談的原因,我認為或許是導演想帶出”他們並沒有跟別人有甚麼不一樣”的主觀意識,透過感性的愛情故事,來軟化一般大眾的刻板印象,蕭錦惠與吳國煌夫婦的愛情力量,也為紀錄片的開頭注入一種正向氛圍。
黑暗視界則是都以黑暗中孩子們睡覺的模樣作為片頭片尾,並使用廣播DJ的聲音,唸著「星星還沒出來的夜晚」書中的內容,片頭中,提出如:其他的星球是否也有生物呢?拋出問題,看似與主題無直接相關的內容,卻在看完紀錄片後,有所體悟,片尾運用類似的方式作結,「也許有這麼一個星球,上面聚集了所有正在作夢的人,而夢才是唯一真實的世界」,對一般人來說,閉起眼的世界才會是黑暗的,入眠然後作夢似乎是如此自然,但視障者的世界,總是黑暗,他們所處的世界,作夢跟現實,似乎無法分割,而矛盾的是,他們懷有的夢想與真實人生,卻又有許多跨不過的障礙,這樣的結構安排,也讓觀眾得以反思。
四、剪輯、攝影
月亮的小孩在1990年在電視機前撥出,成為台灣紀錄片逐漸由電影紀錄片走入電視紀錄片的轉捩點,也因為開始在電視撥出的關係,月亮的小孩的剪輯節奏較快,也沒有過多的敘事鋪陳,穿插不同白化症患者的生活。相比之下,2005年也在公視播出的黑暗視界,整體來說故事性較不強烈,主要以不同視障者的訪談為主,生活的片段較少。
兩部在鏡頭的使用上幾乎都採用近景或特寫的方式,以人物為主體,月亮的小孩中,主體除了白化症患者本身,家庭成員更是重要的拍攝對象,甚至有些是以白化症兒童的父母作為訪談的對象;而黑暗視界則是都以視障者作為主體,從中鮮少發現他人與之相處的畫面,大多是與啟明學校裡孩童們的訪談,以及其他成年之視障者的訪談。
另外,在運鏡的部分,兩部片雖然有許多地方是採用手持攝影機的方式進行,但黑暗視界所表現的較不明顯。月亮的小孩中有一段的畫面是隨著吳國煌進入婦產科中,進入產房拍攝吳國煌妻子即將生產的畫面,將焦慮的過程、心情、對話都收錄進去,這樣運鏡的方式帶給觀眾如親臨現場般的感受,另一方面其實也讓觀眾察覺攝影機的存在,但我認為這樣的方式更能讓觀眾融入,透過如人眼的攝影機,去看到真實的白化症生活,黑暗視界則相較之下較難去融入。
五、旁白
月亮的小孩中,旁白為導演親自錄製,以全知者的角色在轉場時出現,出現次數不多且以非字正腔圓的旁白為主,不刻意注意咬字反而為這部紀錄片增加了真實且樸實的成分。黑暗視界並沒有所謂的旁白,而是以字正腔圓的廣播聲朗讀著「星星還沒出來的夜晚」內容,穿插著訪談畫面,書中內容與訪談內容做連結,為整部紀錄片增添了藝術性。
六、音樂
兩部紀錄片的配樂使用上相當單純,環境音佔大多數,孩子們的歌唱聲、彈琴聲等,也有少數單純的鋼琴配樂,整體來說相當樸素且自然,不會過度灑狗血或是用大量的配樂博取觀眾的同情眼淚。
七、訪談
兩部紀錄片都有將整個一來一往的訪談內容收錄進去,也因此這樣,我認為兩位導演在片中的角色上我認為也有所差異。月亮的小孩帶給人的感覺是朋友的角色在與受訪者互動,在黑暗視界中,較看不出如此的關係,這也襯托出吳乙峰導演與片中白化症患者之間的深厚情誼,也從月亮的小孩訪談中,看出較多的情感流露,黑暗視界裡大多談述他們所遭遇的困難,或是生活上的適應,我認為在內心深處的感受以及脆弱面是較難以從中發現的。
八、觀後看法與心得
兩部紀錄片的弱勢者,都因為視力的問題,皆提到盲人按摩的議題,從事這份工作這並非他們所願,為維持生活,他們必須屈就,而制度卻又是對他們相當不友善,這也暴露出國家並未提供良好的環境給弱勢者。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兩部紀錄片在後段皆表現弱勢者不輕易放棄且仍懷抱夢想的意象,這或許也是提供給許多弱勢者甚至是一般大眾一股正向力量的來源,但真的可以在一般大眾看完後留下點甚麼就不得而知了,看完這兩部紀錄片後,對於白化症患者與視障者有近一步的了解,也將他們視為與一般正常人並無不同,但問題是實際上與之相處又是如何呢?先天上的障礙或許可以忽視,但心境上的障礙卻是難以除去,紀錄片喚醒的是社會大眾對他們的關注,但心中的障礙卻是得溝通、互動、改變才有可能突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