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期中小論文:《你現在幾K》、《我開了一間公司》、《關於二十,以及_》

林哲豪 603336021

一.  概述系列紀錄片
這個系列的紀錄片主軸圍繞在青春這個詞彙上,直覺上是探討年輕人的種種議題,但在三個更顯著的片單中,不同的導演與不同的子題上,策劃與拍攝的手法、剪輯、概念或者觀點等等都有所不同,在<你現在幾K>的內容上,導演許立達的主題與訪談以來自各行各業的年輕人,並針對職業或薪水為主體,探
討其心境與環境間的相互影響;<我開了一間公司>則相對於受薪階級,從創業的角度來看待年輕人對於社會、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遭遇;<關於二十,以及_>則在較大的歷史脈絡,找來不同時代的人,不同理念的人來看待青春或者年輕這件事情,並從中探討更多的議題。
二.  題材、人物與內容的比較、描述
<>片上雖然討論的出發點以職業和薪資為起點,但延續出來的問題卻是整個環境包括政治、經濟等環境因素與年輕人,尤其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來構起紀錄片的題材描述,包括職業的背景牽涉到如鄰近國家,像是香港、中國來與台灣比較,甚至是到美國追求夢想的表演工作者陳星合,也探究了其到外地發展的心境,或者生長在台灣所面臨的意識形態。
    <>在人物上雖然主體也是以年輕人的敘事來剪輯成紀錄片的主軸,不過更多的描述是在於開創公司與人互動、溝通或者闡述與追求其理想的過程,包括一些開會的畫面和受訪者演講的內容,在題材上不同於<>片由單一的個體組成,反而可看出單一個體在社會中人際網絡與互動過程來呼應受訪時的論述。
    <>這部雖然也是在討論年輕人,但是受訪的人物卻並非都是年輕人,其所想表達的,應該是在不同時空下,如何看待青春這回事,加上了時空脈絡,不同世代都有不同的處境與問題,在回歸到紀錄片系列的本質,此部片的導演想藉由不同時代的人物來論述更多元的人生觀,進而開闊更大的胸襟來呈現年輕世代的問題意識。
三.  背景、敘事、剪接與手法比較
    <>片較為特殊的是貫穿了一些動畫來串接敘事的主體,早期紀錄片會以戲劇重演來補充畫面的生動,而在近來內容形式的內爆、後現代化之後,以動畫來譬喻或者穿插形成另一種風格,另外亦穿插了一些新聞畫面,藉由主播的聲音來建構整個社會的氛圍,包括社會上的知名人物的論述,對比與穿插在紀錄片受訪者的訪談中,與寫實主義的新聞學理念中,也呈現了較於批判的對比方式來表達問題。
    <>這部紀錄片上,則融入了較多的本土性、創造性和理想性的敘事元素來貫穿,另外如早期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的手法,在創業者針對焦點團體訪談中側拍,同時也藉由旁人的提問與質疑,創造了對於針對創業的對立面,這樣手法效果,同時也形塑了在創業中的討論、組織、溝通和與人協調的種種挑戰。
    <>這部尋找的主體人物時常圍繞在幾個東西上,如文字、圖畫、漫畫、藝術、博物館等的事物上,在這些受訪者通常以這些作品來表現其思想,這隱隱的描述了導演認為文化的重要,除了年輕人外,藝術家、公民媒體文化協會執行長、樂團甚至是在台研究國際發展的外國學生形構了論述的主體,除了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外,這些作品某種程度上也表現了台灣世代的痕跡,另外就是時常加入歷史畫面搭配口述的方式呈現環境的政治、教育或者社會運動的面相,這些元素構成了敘事的主軸。
    大致上這系列的紀錄片以人物的論述來建構年輕世代的主要論述,而且導演並非剪入訪問問題,而是透過剪接來間接帶入問題的取向,透過人物的話語,就如同形成人物在不同時空的對話,建構對主題的想法與思考,但不同的元素分別建構了各自片單上的風格和面向,以紀錄片的形式來說,<>片放置了較為反身性思考社會、批判式的評斷來強化敘事效果,加上新聞畫面、動畫來穿插,<>片則較為寫實、側拍,並以人物的情感流露來追求感動與理想,<>於則注入歷史畫面、藝術,並在訪談的內容上予以較為開放式、探索式的手法來表達多元與正面的能量。
四.  思想主軸、觀點、色彩與問題意識
<>片中,動畫形式表現了較為灰色調,冷色系給人孤獨的感覺,新聞畫
面呈現了許多社會上較具權威的知名人士,並對年輕世代給予了評價,訪談紀錄中,從家庭因素到歷史因素,逐漸形塑社會觀感之於年輕人的看法,這裡的元素包括自我對於現狀的滿意、對社會的滿意,並從中引入較為常見的議題,像是房價的問題、對於政治的觀感、對於學歷的價值等等,這些手法,在問題意識中,嘗試將年輕人的問題,逐漸凝結塑造成社會的公共議題來刺激思考,嘗試從問題中表達現在的問題,並在結尾上,對於過去的行為是否後悔或者到底年輕人追求的是什麼,雖然在思想主軸上是部給人灰色調的紀錄方式,但在引入這些人的成就後,除了顯得樂觀外,在結尾上仍然是個較為開放的問題,就是過去與未來上,年輕世代要如何選擇與看待自己的角色。
    <>片從三小文創、Linkwish到公益麵包店,主軸上是以社會企業、在地化的元素為主體,除了訪談外,融入了許多人物在其他場合的真實情感流露,試圖以較寫實的觀點來對希望做出描繪,包括他們為什麼想做、他們為何要去做等較為深入的多個深度研究,以一個較為旁觀的觀點,來建構整個創業的脈絡。
    <>片則是在多個不同背景主角的訪談下,仿彿形成對於年輕世代議題意識的多元論壇,探索的味道濃厚,另外音樂性的背景,並在前端加入一些旁白,以何謂青春來做為開頭,從不同世代的人,結合歷史畫面探討對於政治、社會運動、教育與環境的方向,主題圍繞在於過去,會使未來更好的意識描述,剪接上善用論述來建構時代的進步觀,並呈現世代想法雖然不同,卻是為了進步而產生的對話,不論在影片的哪個時段,問題的意識圍繞在於生命的基調,並且在結尾上,給了青年人,應該要更看重自己的觀點,並依此引人省思。
五.  影響
    <關於二十,以及_>2014年得了金鐘獎,其評審表示「這部片最迷人之處,是以時間縱軸和時代交疊對話來討論青春。高度影像能力、編排文學性和珍貴史料,喚起看待青春目光的反省。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025/417727.htm)

    確實這三部都在討論青春,或者某些青春的面向上來作為紀錄片的材料,而在得獎後吸引了我的目光,也因為題材因素想觀看全部的系列紀錄片,而這些紀錄片的風格確實貼近現今社會對於年輕世代的許多議題,包括房價、政策、政治、教育、全球化等等的意涵元素,我相信紀錄片在貼近寫實的方式下,能夠帶來足夠的反思與改變的動力,就是因為了解過去,才能夠展望未來能有改變,我們並非因為過去而決定未來,而取決於對過去所賦予的意義,了解他之後,對於未來才有更大的憧憬跟理想,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批判很重要,溝通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仍然是現在我們的努力是什麼,尤其更為貼近片中材料的年輕世代,要更懂得看重自己,形成對年輕族群的正面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