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小組心得:      《夜郵》、《意志的勝利》觀後心得
603520011企研二黃芷儀
603546009行銷二詹軒寧

《夜郵》
此片拍攝於1936年,由紀錄片之父約翰‧葛里遜所監製之作品。片中主要是描述一架從倫敦到蘇格蘭的火車夜間收發信的過程。其中,透過勞工者傳遞郵包的細節,如:人工堆疊郵包、手推車人力拖運郵包、人工信件分類、郵包的裝置與落網等畫面,向未接觸過郵務業的觀看者形塑出整體郵務業的完整樣貌。

就結構面來說:該片的結構相當明確。將郵件傳遞的堆疊、分類、送出等過程做了相當完整的「劃分」與「紀錄」;勞動者的對話融入與拍攝節奏的掌握亦使得整體更加流暢。我們認為,以現實為主軸呈現的紀錄片而言,片中將郵務的細節一一呈現,成為此紀錄片中一個亮點所在。
就影片的社會背景來說:對郵務業的完整描述之外,更是社會主義之下不平等的忠實呈現。19世紀大約30-40年代,當時社會主義的內涵被定義為『勞動群眾的福利、社會和平與社會改造,同時也容許私有財產與社會不平等存在』與之不相同的則是提倡共有財的共產主義。而1930年代也伴隨著經濟問題、國際政治混亂等問題,我們認同格里爾:「紀錄片適用以揭發社會問題、紀錄片是象徵著要敲醒大眾的槌子」的想法,透過拍攝紀錄片,較為完整的呈現當時,勞工皆是為了完成郵件傳送順利運作不可或缺的存在,並透過專業化分工、重複性的動作,完成整體郵件傳遞的過程。對於當時的歷史而言,呈現了一定程度中下階層與平民階層平凡生活的紀錄,對歷史的長遠觀點而言是重要的田訪史料研究。
就拍攝的聲音與影像來說:在對白、畫面與音樂搭配的處理上皆是較為細膩與完整度高的表現。但就如同老師在課堂中提及的內容以及同學所作的評論而言,我們對於影片中所呈現的:勞動者規律工作內容、透明化的工作環境、勞動者臉上的神情、如劇情般自然的互動與鏡頭的掌握,推斷或許其中至少還有一半以上是「演」與「刻意安排」的居多。影片中許多鏡頭皆準確地抓到勞動者的表情與動作,但以當時的時空背景與所擁有的拍攝設備、限制等的考量,是無法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之下還能如此準確地對到鏡頭的。此部分並非不認同演戲成分,而是將所見之情況提出並分享之。
《意志的勝利》
此片是由德國導演蕾妮芬斯坦拍攝於1935年。該片主要欲營造之概念為德國為世界大國,希特勒將重新帶領德國重返世界之巔。長達一個半小時多的紀錄片充斥著遊行、大型集會、造勢、鑼鼓喧天等盛大場面,而在這些不同的場景中可以發現到「納粹旗幟」無所不在,帶給觀眾德國是相當齊心、團結、強盛且具有凝聚力的國家。
就結構面來說:該片的結構相當流暢與充滿動態感。整體影片呈現影片中許多壯闊場面的捕捉、移動攝影、音樂與影片的結合對當時而言,是具有相當劃時代的歷史意義。上網查詢了些許相關資料,發現蕾芬妮斯坦其實對黨代以及黨會組織一無所知,而希特勒之所以指定她來拍攝,是希望能夠得到一部透過非政黨之影像專業人士之角度所描繪出的黨代電影,取其中的藝術價值而非嚴謹的規章,整體將著重於視覺角度的場面。就此推斷希特勒當時除了想以大量的藝術成分來掩蓋枯燥乏味的內容之外,實質上是結合藝術的形式來徹底的達到宣傳納粹的目的。
就影片的拍攝來說:相較於先前在看盧米埃兄弟的紀錄片,以平凡與簡單不斷重複的方式來拍攝平凡的生活甚至是貴族的生活小事;《意志的勝利》影片中以較為華麗的形式來呈現內容,並搭配人物的表情慷慨激昂、震撼的音樂、對當時而言是具有高水準的剪輯技巧、光影以及整體構圖的形式來呈現出藝術中「美」的欣賞態度。
就行銷的角度而言:我們認為《意志的勝利》之所以能成為具代表性的宣傳片的主因便是「用簡單的語言來傳遞價值」。其價值包含了納粹的精神、希特勒與眾黨代的理念、德國捲土重來之形象等等。由於在影片拍攝之初,希特勒便清楚的知道他的「目標族群」是像蕾妮芬斯坦一樣對黨代黨會毫無所知的群眾,因此藉由她的視角、口吻和畫面的結構,比起對於政黨有深刻了解的人,淺顯易懂的描述相對之下更容易親近目標族群,達到渲染群眾之目的。
但不免俗的,《意志的勝利》在後續其實引發了相當多的爭議。就我們現代人的角度而言,其實很難不被納粹猶太大屠殺等希特勒殘忍的作為影響觀看的眼光,亦有許多批評認為該片致力於宣揚不道德的體制,予以大力撻伐。但我們認為就當時的情境來推演,蕾妮芬斯坦僅是就「當時」的情況作忠實的記錄,影片中並沒有任何的褒貶、崇拜,或許就如同老師再撥放影片前所提醒我們要忽略屠殺猶太人一事來看這部片相似,我們應該站在蕾妮芬斯坦旁觀者角度切入,但實質上在既定的歷史意義之下與既定認知之下,還是難以在短時間內就跳脫出既有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印象,而保持理性與中立的態度來看希特勒與納粹本身。
下表為本組對《夜郵》與《意志的勝利》討論之歸納與比較表:
項目
夜郵
意志的勝利
宣傳色彩
具有宣傳色彩。
宣傳對象為英國郵務業
具有宣傳色彩。
宣傳對象為希特勒為首之德國
贊助來源
郵政總局(機構)
德國(國家)
敘述手法
由勞動者的過程與勞動面貌建構出郵務業的整體樣貌
由上位者之演說、大型集會凸顯德國的強盛、人民擁戴的熱誠
配樂使用
配樂的概念由此開始
音樂與影片已能巧妙的結合
創作觀點
社會主義
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