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小組報告:《夜與露》、《四萬萬人民》、《倫敦挺得住》


紀錄片歷史與美學 第四組

401120021陳佑禎
604336004陳柏穎
604336022吳培禎

一、《夜與霧》
        開頭先拍攝納粹集中營的遺址,並以彩色畫面呈現;之後很快將觀眾引入當年的情景,並以黑白畫面呈現,藉由現今與過去、彩色與黑白、人煙稀少卻綠意盎然與人滿為患卻毫無生命力的對比,深刻傳達出納粹時期慘絕人寰的歷史。


       納粹的資料畫面占了片子絕大部分,且以照片為主。旁白聽似毫無情緒的講述,卻透過集中營的慘狀、堆積的屍體等等畫面,可推測導演以批判、檢視的角度去紀錄這段歷史。而片中特別呈現:審判大屠殺的法庭上,每個管理集中營的德國軍官無關緊要地說出:「我不需負責。」,這樣的畫面安排,其實也一句一句地控訴納粹殘忍暴行,旁白自問:「那麼誰該負責?」,留給觀眾自行判斷的空間。
       近期德國的歷史評論上說到:「事後70年,德國政府與社會仍然在設法釐清這種大屠殺下集體與個人的責任歸屬」。過去的歷史是不容許遺忘的,那股籠罩猶太人的黑如今已經散去,集中營也不再使用,乍看之下或許還有些美麗;然而人類不能忘記幾十年前在此處,曾經發生過極為殘忍的大屠殺!而對比至現今,是不是也有我們不知道的屠殺正在世界某個角落進行著?或許有形,或許無形;或許有人知道,或許沒人知道;或許十年後才會被世人看見,或許永遠不會被世人看見。

二、《四萬萬人民》
       當一個非中國人拿著攝像鏡頭來紀錄中國的歷史,就好像旁人拿著V8拍著自家人發生的事,無論這事是好是壞,總有那麼點不對盤…。
       開頭以一連串空襲、難民傷亡的畫面相互對剪,不避諱死傷,如實呈現戰爭的殘酷。再以百姓逃往內地、救助傷員的畫面配搭旁白,直接控訴日軍的殘暴行為。接著導演暫時跳離戰爭的場景,轉而呈現中國的西部風光及歷史,導演在旁白中不斷提到「進步」、「覺醒」等詞,並取材帝王陵墓、孔子與老子雕像、石像、西部的大山、戰爭、開會的畫面、街頭巡講、介紹重要領袖…等,讓人有種感覺:帝制已死,中國這頭沉睡的大獅終於要醒來了,但是醒來的過程,仍需要西方的協助…。
       伊文斯導演的立意雖好,但可惜畢竟是外國人,少了在中國根深蒂固的文化經驗,在旁白、拍攝角度、選材的過程中,都能明顯感受到養成導演觀點的西方思想。在陳述上,無論就事實面或者中國人當時的思想面,都暴露其不足,以及東方主義的味道。或許不該用這樣的視角來評論伊文斯,但事實卻是,觀影者在觀影同時,直接受導演影響;而無論導演觀點為何,他都將觀眾帶離了中立的軌道,容易使得觀影者更批判、更激進或者更保守、更歌功頌德。例如,從片中讚揚孫中山、蔣介石等人可以看出,資料收集的來源與觀點較偏向當時的國民政府。紀錄片作為歷史重現的一種工具,那麼同時,我們也需要不同觀點的紀錄片去重現同段歷史。此片以西方角度看中國歷史上的八年抗戰,是否不自知、不自覺,以西方優越這種上對下的位置來替中國說故事?那麼從中國人本身的角度去紀錄,又是如何的樣貌?
       但平心而論,此片仍看得出具有強烈反法西斯主義、反戰思想。透過情緒濃烈的旁白嚴厲譴責侵略國,如日本、列強,同時也斥責了提供日本資源的美國。而儘管內容、觀點較偏向國民政府,但相較於國民黨或共產黨各說各話,只強調己方在八年抗戰的功勞而言,伊文思或許是相對客觀一些。

三、《倫敦挺得住》
       此片很明顯導演刻意迴避死傷,幾乎沒有人員因戰爭而傷亡的畫面。剪輯上,穿插英軍英勇戰鬥、施放大炮與百姓安穩睡覺的畫面,來營造人民相當信任自己國家的士兵,不須擔心自己的生命會受到威脅,表達出英國人即使處於戰爭時期,仍是以堅強的態度持續生活著。而英國的形象一直是優雅、從容、高貴的,此片除了讚揚國防的絕對安全性,或許也讚揚了英國人的本性:無論遇到甚麼困境,英國人依著優雅高貴的天性,終究會度過所有難關。
       導演拍攝角度很明顯是以鼓勵、正向手法。雖然陳述事實(仍有戰爭、轟炸)等,卻避開了死傷,讓人有種「神護佑著英國」的感受。如同,英國人是天之驕子,是不可侵略且不敗的。這樣的拍攝策略展現在使用記者報導的旁白不斷出現「我」,並以具有媒體公信力的方式向觀眾確保且傳達對英國倫敦的信心。營造出了這種形象後,英國人於是對於戰爭是樂觀、勵志的態度。以「戰爭宣傳片」的角度來定位此片,確實很不一樣!

四、總結
       今年適逢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以歷史的角度而言,當我們回頭重新檢視這些戰爭紀錄片、宣傳片時,一方面是感到振奮人心的,因它們記錄了那段戰爭的歲月,是相當珍貴的史料,給了史家更多元、多樣的研究途徑,有助於史家還原當時的歷史;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沮喪、難過甚至憤怒,儘管導演們有各自的觀點,且內容或許未必完全真實,但我們確實透過這樣的影音紀錄,深刻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大時代的無奈。抗戰勝利,但勝者是誰?廣的來說受盡戰火蹂躪的百姓們永遠是戰爭的輸家!而這或許正是雷奈透過《夜與霧》及伊文斯透過《四萬萬人》,向人們傳達反戰意志的原因。  

        雷奈導演在《夜與霧》的最後,呈現了德國軍官推諉屠殺責任的畫面,他其實拋出了一個議題給觀眾:到底這個錯誤,誰該負責?是下令的希特勒?還是瑞芬斯坦的《意志的勝利》中,那些擁戴希特勒,投下手中「神聖的一票」,選舉其成為元首的眾多德國人呢?因此雖然雷奈的旁白較不情緒化,但我們依舊能明顯的感受到他對德國的控訴與反戰的精神。
       相對於德國政府於戰後積極的審判納粹戰犯、補償猶太人、賠償以色列,日本政府在七十年後,始終不肯為二戰正式道歉,近日更抗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南京大屠殺史料列入「世界記憶」檔案,凡此行徑讓人無言。而如今奧斯威辛集中營成為了博物館,世世代代提醒著人們務必以史為鑑,避免重蹈這段黑暗歷史的覆轍。

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