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歷史與美學 期末報告《多格威斯麵》/黃信堯
行銷所 603546001 莊璧任
前言
起初,在挑選期末報告片子時,眼睛就不自主地被這個片名吸引。乍看之下,會以為本紀錄片是介紹什麼美食;實際上是英文「Dog with man」的中文音譯。紀錄台灣抗議人士,柯賜海早期的抗議生活。拍攝者是當時台南藝術學院學生;本紀錄片為該生一部學習作品。
觀點
我覺得整部片子呈現內容相當客觀。導演透過拍攝柯賜海,紀錄他從默默無名的街頭抗議人士,搖身一變,成為舉國皆知的抗議天王。這其中轉變,也是導演始料未及的。但是整體來說,我會認為本紀錄片傳達給我的意涵,和我看片前有所落差。
在觀看前,原本我認為這是支頌揚柯賜海關心流浪動物,因而四處請命,結果功成的紀錄片。紀錄片一開始是這些內容沒錯,柯賜海關心這些流浪狗,改裝廂型車,方便他四處蒐集廚餘,至各地區餵食流浪狗,車上有各式應對流浪狗的工具;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紀錄片內容偏重在柯賜海與媒體間的衝突。這起因於:「柯賜海被指控侵占他人資產養流浪狗」、「由於前面罪名,加上媒體渲染,柯賜海憤而決定與這些文化流氓宣戰」等等。造成了後半內容多為柯賜海進行報復、宣揚自己理念的鏡頭;相較之下,流浪狗議題,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但是我對他的評價卻反而是複雜的:「柯賜海是一位做事執行力極強的人,任何他想要做的事,他必定會準備周全。例如當他與電視台交惡,宣稱要使用自動電話癱瘓電視台時,從車上拿出多支電話,令路人以為這些電話是要販售的,這是我佩服他的地方;但是討厭的地方是,他經常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完全不顧他人感受。這等於是滿足了自己,卻苦了他人的行事風格,著實令人厭惡。
尤其看完整部片後,我甚至懷疑柯賜海是不是以為自己握有很大的權力,可以經常這樣,搞的媒體記者和警察烏煙瘴氣的。這些盡在導演的拍攝下,無遺的揭露出來。
拍攝技術
我認為本片分類上是直接電影。因其拍攝對象為名人,身為旁觀者,不介入事件發生。有些片段是以新聞畫面、蒙太奇剪接,多數柯賜海的自白或者訪談,形成紀錄片的主要觀察點,讓觀眾了解柯賜海的內心世界。
全程使用台語配音,令我在觀看時,有濃濃的親切感,對於導演的配音功力,更是感到欽佩。導演以跟進方式,紀錄柯賜海生活,讓我彷彿化身成導演,十分貼近不論是一起和柯賜海出外餵狗,或者是衝鋒陷陣的抗議場面場景。
由於導演實在是太貼近柯賜海,以致於在一些抗議衝突場合,被認為是柯賜海的人,而遭到威脅。因此,導演能這樣有毅力的拍攝完這部紀錄片,我是打從心底佩服的。
比較
欲將本片與李道明「鹿港反杜邦」一起做比較。內容上,兩部片皆是抗爭題材。鹿港反杜邦是鹿港居民抗爭,反對杜邦公司設廠。由於目標明確,獲得了學生和民間團體的聲援;反觀多格威斯麵,則是屬於柯賜海一人的獨角戲。柯賜海本來的訴求是請政府重視流浪狗安置問題,到後期演變為任性的個人秀。
旁白配音上,兩部片皆是以台語配音,惟多格威斯麵的配音帶有詼諧,偶而神來一筆,令人會心一笑。兩部片皆是以旁觀者角度拍攝;鹿港反杜邦,從頭至尾拍攝者是從近距離拍攝,表示其關係良好;多格威斯麵,雖然只有單純柯賜海和導演兩人關係,導演卻覺得隨著相處時間越長,與柯賜海的關係漸漸疏遠。這可以從影片後期,拍攝柯賜海的鏡頭越拉越遠觀察到。
結語
本紀錄片取名為「Dog with man」。觀賞完之後,我認為後續流浪狗的處置問題,已經沒那麼重要了。我們可以發現,立委選舉後,柯賜海雖未當選,卻打開了知名度,逐漸成為媒體新寵兒。大眾媒體就像是柯賜海在餵狗時,那群受餌食,吸引過來的流浪狗,爭相報導,以致失了新聞媒體該有的責任。所幸,最後媒體自覺,全面封殺。
在本片快結束時,導演試圖釐清兩人間的關係:「利用或被利用」。導演是否利用拍攝柯賜海來出名;抑或是柯賜海利用導演攝影機下的權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細心觀察,可以發現柯賜海從頭到尾身著西裝,因拍攝時期正逢立委選舉,所以我想也許柯賜海是藉由被拍攝的機會,向民眾呈現自己也說不定。
對於柯賜海,很多人對他的認識僅止於「抗議天王」這個名號而已。殊不知他從事的工作是房產業,為了照顧流浪狗付出如此多的心力。也許是因為媒體對這些題材沒興趣,不值得報導。現行大眾媒體,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這值得未來有意從事傳播媒體的同學借鏡:「在追求媒體的高收視率下如何兼顧媒體本身的專業倫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