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反杜邦》紀錄片心得
電傳二 黃顯淨
電傳二 陳淑敏
行銷二 莊璧任
1986年鹿港反杜邦運動,是台灣史上第一場環保運動抗爭成功的一個經典案例,由台灣在地居民自發集結抗議,成功擋下外資設廠。
本片結構可分七個部分:
靜態照片搭配台語旁白->當地居民訪問->總統府前陳情->學者專家聲援->鹿港在地抗爭活動->杜邦放棄設廠->鹿港居民謝神慶祝
不同於一般媒體對於社運抗爭的報導多注重在衝突場面,全片中的第一場衝突畫面直到影片播放40分後才出現。在此之前,多為個別在地居民的陳述以及專家學者的分析。讓觀眾得以先釐清在地居民的抗爭動機,並提出民調數據,70%居民反對杜邦設廠、30%居民願意誓死抵抗;除居民觀點外,更採訪到里長、漁會幹事等在地組織幹部,同樣能以地方產業發展觀點,分析設廠污染恐將影響漁獲外銷日本的產值。可見地方士紳、在地組織幹部及意見領袖也都站在反杜邦的行列。
鹿港居民北上總統府陳情是本片的第一個轉捩點,居民手持「怨」字卡站在凱道(片中無提及參與人數),提交萬人連署書,最後總統府接受代表陳情書。片中旁白提及,自總統府陳情行動後,開始引發各地專家學者發生關注,於是影片開始進入各界座談會畫面記錄,大量引述外界知識分子及學者的發言論述。有各界學者、當時為台大社會系學生的吳介人以及作家陳映真。從陳映真的發言得知,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台灣人逐漸不信任政府的經濟發展策略,一昧地開放外資設廠,只見台灣的土地環境遭到破壞,付出龐大的環境代價後,經濟發展二十年的支票仍然沒有兌現,也才慢慢觸發人民的質疑聲浪,開始匯聚反抗外商進駐的聲浪,人民意識到,不該再受政府擺佈,唯有自己站出來自力救濟才能保住自己的家園。而更多的學者專家介入,也增強了反杜邦的論述強度,引起更高的社會關注及報章雜誌的正反論辯。
而影片的高潮出現在鹿港當地的最後一戰,由在地居民組成的「彰化縣公害防治協會」平日除了舉辦宣講座談外,最後更號召居民走上街頭「反杜邦大遊行」,開始出現本片第一場警察與居民對峙的緊張場面。一次走上街頭的抗議,與軍警發生了激烈衝突。我覺得這是本片高潮點:居民透過此次抗議,表達心中對於政府處理杜邦公司設廠事件的不滿,居民高喊「有杜邦沒鹿港,沒鹿港有杜邦」,行動中更派出擊鼓推車在馬路上亂竄,帶動抗爭聲勢。影片中即使警官好言相勸,希望和平結束這場抗議遊行,仍擋不住失控的群眾。片中一幕,警察手持警棍和盾牌在街道排成一列,這場景著實令人緊張。似乎象徵只要這道防線被突破,群眾將失去理性,演變成暴動。所幸,最後是和平落幕。
經過一年一個多月後的抗爭後,杜邦公司終於宣布放棄在彰濱工業區設廠後,居民歡天喜地。其後為了還願,舉辦謝神儀式。從後四分鐘影片謝神儀式的舉行和規模,我們可以窺見在純樸鄉下地區,居民對信仰的虔誠、熱衷參與,進而觀察到當地民間信仰的文化特色。我想,也許鹿港居民正是因為有這份共同信仰,才能凝聚這份力量,促使他們攜手團結,對抗杜邦這隻大怪獸。
而在當時尚未解嚴、國家機器嚴格掌控人民與情資的年代,鹿港在地居民與團體到底是如何集結民意與外界力量?如何策劃每一場的行動策略與政治力量對抗?是本中幾乎沒有看到的部份。畫面除了呈現陳情活動與零星衝突之外,反杜邦實際運作遭遇到的政治打壓與挫折,片中幾乎沒有呈現出來。
僅僅透過一位居民口述:「在某一次的包車北上途中,在高速公路上六台遊覽車遭到攔截.....」讓觀眾自行想像國家機器高壓管控的時代氛圍。而我們另外從網路上查到的資料才發現,「鄉親北上總統府陳情」一戰,在當時其實也是秘密行動才得以成功。
「1986年的12月13日鹿港鄉親兵臨總統府一役,為了怕走漏風聲,除了極少數幹部知道外,李先生嚴禁透露任何訊息,包括陳景祥先生也是車子到達中壢休息區時,才由筆者告知....。其實這樣的決定實有不得已的苦衷,因為在1986年8月17日的「反公害之旅」活動,遭受情治單位強力的阻擾,不只遊覽車被扣在交流道下。
當天有七部遊覽車北上,對外宣布去陽明山撿垃圾,艋舺龍山寺參香(每部車上配有兩名便衣刑警)。出發前郭繁男先生請來關帝爺坐鎮車上(以後就有許多抗爭場合運用到神明),黑底白字的「怨」筆者在數天前就已書寫樣張,由李先生拿去榮利印刷厚紙板(便以攜帶),到府前是以化整為零的方式趨近,連人間攝影蔡明德先生也是那時才知道目標是總統府。」
根據以上資料,甚至連最後一戰:「鹿港反杜邦大遊行」也都是對外宣稱演講活動,內部秘密決策「會後遊行」。在鹿港反杜邦大成功的紀錄片之中,未能完整呈現遭受政治力打壓、行動策略因應這一部分,是我們覺得稍微可惜的地方。
關於此片的拍攝手法,一開始的旁白的陳述,說明拍此片的原因是想要回顧這場運動為何會成功,而在影片中一開始訪問許多地方居民和在地組織,突顯了運動與地方連結的緊密關係,而後才開加入專家學者的見解。影片中可以看見影像工作者與運動者站的非常近,加上前面對於此議題的論述,幾乎是用「一起抗爭」的視角去詮釋,也許這就是導演的觀點,所以並不會覺得偏頗。
而在影片中完全沒有支持杜邦建廠的論述,不知是否是因為當年的戒嚴時局,使得難以訪問到一些政要,又或者這是導演想要對抗當時杜邦設廠的聲勢,所行使的策略?另一方面,反杜邦事件是發生於1986,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尚未解嚴,我們也好奇當時的綠色小組,是如何在這樣的局勢下展開獨立媒體的社會行動、紀錄社運,是否會遭到一些政治壓迫。
從綠色小組紀錄社運的過程中,可以延伸的理解,媒體在紀錄的同時也是一種另類的運動參與模式,即便看似只是旁觀的紀錄者,但是當攝影機在場時就影響了運動的過程,不論是哪一方,在場的攝影機可能使原本的「行動」轉變為更深刻的「展演」,甚至當中的權力關係會因此被翻轉改變。這讓人想到李惠仁導演的《睜開左眼》,提醒閱聽眾,當我們在觀看影像的同時,也要想到在鏡頭之外,社會主體被層層過濾、篩選的產製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